轻钢住宅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1 绪论 | 第14-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轻钢结构特点 | 第15-17页 |
| ·国外轻钢结构的应用和发展 | 第17-19页 |
| ·国内轻钢结构的应用和发展 | 第19-20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2 轻钢住宅的结构体系 | 第22-30页 |
| ·主体部分结构体系 | 第22-26页 |
| ·轻钢龙骨体系 | 第22页 |
| ·纯钢框架体系 | 第22-23页 |
| ·钢框架—支撑体系 | 第23-24页 |
| ·钢框架—剪力墙体系 | 第24页 |
| ·交错桁架结构体系 | 第24-25页 |
| ·钢框架—核心筒体系 | 第25-26页 |
| ·维护部分结构体系 | 第26-29页 |
| ·墙体 | 第26-27页 |
| ·楼板 | 第27-28页 |
| ·屋顶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结构抗震反应分析方法 | 第30-43页 |
| ·钢结构分析方法 | 第30-33页 |
| ·规范中钢结构的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 ·钢结构分析原则 | 第32-33页 |
| ·钢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原因 | 第33-34页 |
| ·抗震设计基本理论 | 第34-35页 |
| ·抗震设防要求 | 第34页 |
| ·抗震设防目标 | 第34-35页 |
| ·抗震设计基本方法 | 第35-42页 |
| ·静力法 | 第35页 |
| ·反应谱法 | 第35-39页 |
| ·时程分析法 | 第39-42页 |
| ·有限元法介绍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4 多层轻钢住宅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 第43-65页 |
| ·ANSYS软件介绍 | 第43-44页 |
| ·工程模型介绍 | 第44-45页 |
| ·建模和分析方法 | 第45-49页 |
| ·建模所需单元 | 第45-46页 |
| ·分析方法 | 第46-49页 |
| ·纯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 第49-53页 |
| ·模型简图 | 第49-50页 |
| ·模态分析 | 第50-51页 |
| ·反应谱分析 | 第51-53页 |
| ·框架—支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 第53-57页 |
| ·模型简图 | 第53-55页 |
| ·模态分析 | 第55-56页 |
| ·反应谱分析 | 第56-57页 |
| ·框架—核心筒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 第57-62页 |
| ·模型简图 | 第57-59页 |
| ·模态分析 | 第59-60页 |
| ·反应谱分析 | 第60-62页 |
| ·三种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比较 | 第62-64页 |
| ·用钢量比较 | 第62页 |
| ·动力特性比较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5 多层轻钢住宅结构体系的时程分析 | 第65-74页 |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65-67页 |
| ·PKPM时程分析结果 | 第67-69页 |
| ·ANSYS时程分析计算 | 第69-73页 |
| ·地震波调整 | 第69页 |
| ·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69-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6 小高层轻钢住宅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 第74-83页 |
| ·模型介绍 | 第74-77页 |
| ·模态分析 | 第77-78页 |
| ·反应谱分析 | 第78-79页 |
| ·时程分析 | 第79-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7 轻钢住宅与传统住宅抗震性能比较与分析 | 第83-86页 |
| ·模型介绍 | 第83-84页 |
| ·变形能力和动力性能比较 | 第84-86页 |
| 8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作者简介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