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和理论渊源 | 第11-18页 |
第一节 20 世纪的文化危机 | 第11-14页 |
第二节 对西方传统文化的继承 | 第14-16页 |
一、 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 第14-15页 |
二、欧洲传统哲学—伦理学的影响 | 第15-16页 |
第三节 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诠释 | 第18-39页 |
第一节 敬畏生命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一、 生命意志的自我分裂 | 第18-20页 |
二、 生命的价值 | 第20-22页 |
三、 抗拒诱惑,获得思想的内在自由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敬畏生命思想的理论特征 | 第23-27页 |
一、 非认识论性质的伦理 | 第23-24页 |
二、 从有限到无限的伦理 | 第24-26页 |
三、 注重行动的实践的伦理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敬畏生命思想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 第27-33页 |
一、 敬畏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 第28-31页 |
二、 敬畏生命伦理学的要求 | 第31-33页 |
第四节 敬畏生命伦理的文化动能 | 第33-39页 |
一、伦理——文化的本质 | 第33-34页 |
二、 敬畏生命与文化的进步 | 第34-36页 |
三、 敬畏生命与建立文化国家 | 第36-39页 |
第三章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反思 | 第39-47页 |
第一节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意义 | 第39-42页 |
一、 对主体性伦理学的超越 | 第39-41页 |
二、 对当代生态伦理的影响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42-46页 |
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第43-44页 |
二、 人类道德责任的扩展 | 第44-46页 |
第三节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局限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