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2-17页 |
| ·研究现场 | 第12页 |
| ·研究对象来源 | 第12页 |
| ·病例的确定 | 第12页 |
| ·对照的确定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设计 | 第12页 |
| ·样本含量估计 | 第12-13页 |
| ·调查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 ·调查方法 | 第13页 |
| ·调查表的制定 | 第13页 |
| ·调查内容 | 第13-14页 |
| ·部分指标的自定判断标准 | 第14-15页 |
| ·质量控制 | 第15-16页 |
|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16-17页 |
| ·资料的整理、录入与核对 | 第16页 |
| ·资料的分析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结果 | 第17-27页 |
| ·问卷调查质量结果 | 第17页 |
| ·围产儿的一般情况 | 第17-18页 |
| ·围产儿胎龄与性别分布情况 | 第17-18页 |
| ·围产儿胎数与体重情况 | 第18页 |
| ·先天性心脏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第18-25页 |
| ·产妇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 ·孕妇怀孕前或孕期情况 | 第19-23页 |
| ·家族史 | 第23页 |
| ·丈夫情况 | 第23-24页 |
| ·孕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情况 | 第24-25页 |
| ·先天性心脏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27-34页 |
| ·先心病的影响因素 | 第27-32页 |
| ·父母亲年龄 | 第27页 |
| ·母亲孕次 | 第27页 |
| ·母亲文化程度 | 第27-28页 |
| ·母亲孕前或孕期接触危险因素 | 第28页 |
| ·孕期感冒 | 第28-29页 |
| ·孕妇早孕反应 | 第29页 |
| ·孕前或孕期生殖系统感染 | 第29-30页 |
| ·居住地有污染 | 第30页 |
| ·孕期营养 | 第30页 |
| ·孕产妇异常生育史 | 第30-31页 |
| ·孕妇抑郁与焦虑 | 第31页 |
| ·吸烟与饮酒 | 第31-32页 |
| ·遗传因素 | 第32页 |
|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更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32-33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40页 |
| 附录 | 第40-48页 |
| 综述 | 第4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