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汶川地震滑坡发育规律及危险性分析--以平通—南坝段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前言第13-21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地震滑坡研究现状第14-16页
     ·区域滑坡评价的现状第16-18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1页
     ·研究内容第18页
     ·技术路线第18-21页
第2章 自然地理及工程环境条件第21-36页
   ·自然地理条件第21-23页
     ·地理位置及交通第21页
     ·气象水文第21-23页
   ·区域地质背景第23-29页
     ·区域地貌第23页
     ·区域地层及构造第23-25页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第25-29页
   ·研究区环境地质条件第29-36页
     ·地形地貌第29-30页
     ·地层岩性第30-32页
     ·地质构造第32-34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34页
     ·震前不良物理地质现象第34-36页
第3章 地震滑坡分布规律与成因机理研究第36-77页
   ·地震滑坡分布规律第36-55页
     ·距离效应第40-42页
     ·锁骨段效应第42-46页
     ·上下盘效应第46页
     ·方向效应第46-55页
   ·汶川地震滑坡成因机理及动力特征分析第55-65页
     ·汶川地震滑坡典型成因模式第55-60页
     ·汶川地震滑坡运动特征分析第60-65页
   ·典型案例分析第65-75页
     ·概述第65页
     ·平溪村滑坡第65-75页
   ·小结第75-77页
第4章 地震滑坡控制因素分析第77-83页
   ·控制因素概述第77页
   ·地震滑坡控制因素分析第77-82页
     ·斜坡地震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的关系第77-79页
     ·斜坡地震地质灾害与地层岩性的关系第79页
     ·斜坡地震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第79-80页
     ·斜坡地震地质灾害与岸坡类型的关系第80页
     ·斜坡地震地质灾害与河流水系的关系第80-81页
     ·斜坡地震地质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关系第81-82页
   ·小结第82-83页
第5章 研究区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及活动趋势分析第83-99页
   ·危险性区划评价的基本原理第83-84页
     ·评价目的第83页
     ·评价方法第83页
     ·评价流程第83-84页
   ·基于 AHP 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第84-87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第84-85页
     ·基于 AHP 法确定区划指标的主观权重第85-87页
   ·基于 ARCGIS 平台的滑坡危险性分区第87-92页
     ·基于 ARCGIS 平台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实现第87-90页
     ·危险性评价结果分析第90-92页
   ·研究区地质灾害活动趋势分析第92-97页
     ·震后地质灾害持续时间分析第92-94页
     ·震后地质灾害演化趋势分析第94-97页
   ·小结第97-99页
结论第99-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五四时期文学翻译文体欧化的动因
下一篇:目的论视角下外宣文本英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