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s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国企海外诉讼中的困境 | 第13-19页 |
第一节 问题的焦点——中国政府是不是国有企业的控制权人 | 第13-16页 |
一、美国法上的原因 | 第13-14页 |
二、理论原因——公司控制权理论 | 第14-15页 |
三、现实原因——我国转型时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 | 第16-19页 |
一、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 | 第16-17页 |
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三级模式”的现状和理想作用 | 第17-18页 |
三、中国政府因国企海外侵权遭受滥诉的根源——目前的“三级模式”存在困境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之授权法律关系分析 | 第19-29页 |
第一节 授权法律关系相关问题 | 第19-21页 |
一、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的地位 | 第20页 |
二、国家与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的关系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授权法律关系之困境分析 | 第21-23页 |
一、“授权关系”不明晰 | 第21-22页 |
二、受托人选任制度存在缺陷 | 第22-23页 |
三、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独立性的缺失 | 第23页 |
第三节 基于信托制度完善授权法律制度 | 第23-29页 |
一、明确“授权关系”为信托关系 | 第23-25页 |
二、完善受托人选任制度 | 第25-26页 |
三、赋予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真正的独立性 | 第26-27页 |
四、明确国有资产信托委托人和受益人资格 | 第27页 |
五、完善配套法律制度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之投资法律关系分析 | 第29-37页 |
第一节 投资法律关系相关问题 | 第29-31页 |
一、国有企业的界定 | 第29-30页 |
二、国有资产运营机构与国有出资企业的关系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投资法律关系之困境分析 | 第31-34页 |
一、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理论的不利影响 | 第31-32页 |
二、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对国有出资企业的管理存在不足 | 第32-33页 |
三、民事责任的缺位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之投资法律制度 | 第34-37页 |
一、赋予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 | 第34-35页 |
二、借鉴“淡马锡模式”完善对国有出资企业的管理 | 第35-36页 |
三、在相关法律中明确民事责任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之政企关系分析——以国资委的角色定位为视角 | 第37-48页 |
第一节 政企关系相关问题 | 第37-40页 |
一、政府与国有出资企业的关系 | 第37-38页 |
二、国资委成立的目的和意义 | 第38-39页 |
三、现行体制下国资委的多重角色及其成因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国资委法律定位之惑 | 第40-44页 |
一、出资人说 | 第41-43页 |
二、监管者说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回归监管者角色 | 第44-48页 |
一、国资委与其他主体的关系问题 | 第44-46页 |
二、国资委的职责 | 第46-47页 |
三、由谁充当出资人角色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