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论文

激励与规制--公用事业民营化困境中的政府路径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导言第12-22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4页
  一、选题背景第12-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20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6-19页
  三、简要评述第19-20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20-22页
  一、研究思路第20-21页
  二、研究方法第21页
  三、创新之处第21-22页
第二章 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2-29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6页
  一、公用事业与公共服务第22-24页
  二、民营化与市场化第24-25页
  三、公用事业民营化第25-26页
 第二节 民营化改革的理论阐释第26-29页
  一、公共选择理论第26-27页
  二、公共治理理论第27-28页
  三、激励性规制理论第28-29页
第 三章 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国际视野第29-39页
 第一节 世界民营化改革概要第29-32页
  一、世界民营化改革的背景第29页
  二、世界民营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第29-30页
  三、世界民营化改革的得与失第30-32页
 第二节 西方主要国家民营化改革镜视第32-34页
  一、英国民营化改革历程第32-33页
  二、美国民营化改革历程第33-34页
  三、法国民营化改革历程第34页
 第三节 西方主要国家民营化改革经验借鉴第34-39页
  一、立法先行是民营化改革的基本前提第34-36页
  二、培育竞争是民营化改革的核心价值第36-37页
  三、强化规制是民营化改革的关键所在第37-39页
  四、完善配套措施是民营化改革的重要保障第39页
第四章 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历程与困境第39-54页
 第一节 民营化改革历程回顾第39-44页
  一、改革的背景与必要性分析第39-41页
  二、改革的历程及主要内容第41-42页
  三、改革取得的成绩与不足第42-44页
 第二节 民营化改革困境的个案介绍第44-49页
  一、尴尬落幕的十堰公交改制第44-45页
  二、毁誉参半的宿迁医改第45-48页
  三、倍受争议的赤峰水污染事件第48-49页
 第三节 民营化改革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第49-54页
  一、实践中的公平与效率悖论第49-50页
  二、政府寻租与被俘获问题第50-52页
  三、改革中的公共责任危机第52-53页
  四、政府的诚信危机第53-54页
第五章 民营化改革困境的多维理论解读与反思第54-66页
 第一节 民营化改革困境的多维理论解读第54-61页
  一、民营化中的委托代理困境第55-57页
  二、民营化中的交易费用难题第57-59页
  三、民营化中的产权理论误区第59-61页
 第二节 基于个案问题的深度理论分析第61-63页
  一、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个案分析第61-62页
  二、交易费用理论视角下个案分析第62页
  三、产权理论视角下个案分析第62-63页
 第三节 基于民营化改革困境的现实反思第63-66页
  一、民营化改革应回归公益第64-65页
  二、民营化改革尚需制度规范第65-66页
  三、民营化改革应力求共赢第66页
第六章 构建激励与规制相结合的民营化改革路径第66-83页
 第一节 激励与规制的路径意义第66-68页
  一、改革中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得以界定第66-67页
  二、改革的价值回归与目标正位得以实现第67-68页
  三、改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得以保障第68页
 第二节 完善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中的激励机制第68-74页
  一、培育公平有序市场竞争机制第68-70页
  二、完善民营化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第70-72页
  三、建立与民营化改革相配套的保障机制第72-74页
 第三节 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中规制体系的构建第74-83页
  一、重构行政规制体系,理顺政府职能第74-77页
  二、完善法律规制体系,坚持依法规制第77-79页
  三、强化对规制者的规制第79-83页
参考文献第83-9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0-91页
后记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三级模式”的困境及构建--由美国Walters夫妇告中国政府缺席判决执行案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法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