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社会性监管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概述 | 第14-23页 |
第一节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 第14-15页 |
一、美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体系 | 第14-15页 |
二、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及其职能 | 第15页 |
第二节 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 第15-17页 |
一、欧盟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体系 | 第15-16页 |
二、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及其职能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日本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 第17-20页 |
一、日本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体系 | 第17-18页 |
二、日本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及其职能 | 第18-20页 |
第四节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总结 | 第20-23页 |
一、监管机构趋于集中 | 第20页 |
二、独立的监管协调机构 | 第20-21页 |
三、合理的监管权责配置 | 第21页 |
四、注重食品安全危害评估及预警机制 | 第21-22页 |
五、建立社会协作监管机制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 第23-28页 |
第一节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及其职能 | 第24-27页 |
一、卫生部 | 第24-25页 |
二、农业部 | 第25页 |
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第25-26页 |
四、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 第26页 |
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权力配置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我国政府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第一节 监管职能定位不清、协调机构缺乏权威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监管权力配置不统一 | 第29-31页 |
第三节 食品安全监管成本高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32-41页 |
第一节 公共物品提供理论 | 第32-34页 |
一、食品安全的公共物品属性 | 第32-33页 |
二、外部性问题 | 第33-34页 |
三、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34页 |
第二节 社会性监管理论 | 第34-35页 |
第三节 食品安全监管的博弈论分析 | 第35-41页 |
一、建立模型及假设 | 第36-38页 |
二、求模型的纳什均衡 | 第38-39页 |
三、模型均衡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构建“四位一体”的社会监管模式 | 第41-50页 |
第一节 政府的责任 | 第42-44页 |
一、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 第42-43页 |
二、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 | 第43页 |
三、整合并完善食品安全相关规范标准 | 第43页 |
四、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发挥社会中间组织的作用 | 第44-46页 |
一、社会中间组织的责任 | 第44页 |
二、发挥职能上的积极作用 | 第44-45页 |
三、发挥资源上的积极作用 | 第45-46页 |
四、发挥权力相互制衡上的积极作用 | 第46页 |
第三节 食品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 | 第46-48页 |
一、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 第47页 |
二、加强食品安全企业文化建设 | 第47-48页 |
三、推进安全控制体系认证 | 第48页 |
第四节 消费者的积极参与 | 第48-50页 |
一、加强媒体的教育引导及舆论监督作用 | 第48-49页 |
二、建立消费者监管的利益驱动机制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