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7页 |
第一章 异域的彩虹——海外华人文学的总体观照 | 第17-58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8-26页 |
第二节 海外华人文学概述 | 第26-31页 |
第三节 美国华人文学的发展轨迹 | 第31-48页 |
第四节 反抗的述说与性别的书写 | 第48-58页 |
第二章 风雨中的美丽——文化身份与性属意识 | 第58-98页 |
第一节 双重身份与边缘写作 | 第58-65页 |
第二节 族裔形象与自我形象 | 第65-77页 |
第三节 生存条件与身份选择 | 第77-83页 |
第四节 性属意识与性别特征 | 第83-98页 |
第三章 寻求心灵的家园——书写的魅力与文本的策略 | 第98-162页 |
第一节 浪子的悲歌——聂华苓 | 第99-111页 |
第二节 海那边的深情——严歌苓 | 第111-126页 |
第三节 两个世界之间——谭恩美 | 第126-146页 |
第四节 迁移的主体与双重文化背景——谭恩美与汤亭亭 | 第146-162页 |
第四章 比较的视野——理论的建构 | 第162-188页 |
第一节 社会性别与女性书写 | 第162-171页 |
第二节 他者话语与文化叙事 | 第171-177页 |
第三节 差异的世界与比较文学领域的拓展 | 第177-188页 |
附录: | 第188-232页 |
1. 汤亭亭采访录 | 第188-191页 |
2. 谭恩美采访录 | 第191-194页 |
3. 严歌苓采访录 | 第194-196页 |
4. 聂华苓访谈录 | 第196-199页 |
5. 部分海外华人及欧亚裔作家、批评家姓名对照表 | 第199-201页 |
6. 部分海外华人女作家作品录 | 第201-205页 |
7. 北美海外华人研究总目(英文部分) | 第205-232页 |
参考书目 | 第232-240页 |
后记 | 第2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