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模型误差敏感性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概况 | 第10-13页 |
·拱桥的发展历史 | 第10-11页 |
·钢管混凝土结构特点及其在拱桥上的应用 | 第11-13页 |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钢管混凝土拱桥分析上的应用 | 第13-15页 |
·结构计算模型误差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6-18页 |
·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有限元建模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2章 钢管混凝土拱桥初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0-32页 |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及ANSYS有限元软件介绍 | 第20-23页 |
·基本理论 | 第20页 |
·有限元分析求解步骤 | 第20-21页 |
·ANSYS有限元软件的发展及特点 | 第21-23页 |
·工程背景 | 第23-24页 |
·有限元模型所采用单元简介 | 第24-26页 |
·BEAM44—三维渐变不对称梁单元 | 第25页 |
·LINK10单元 | 第25-26页 |
·初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6-30页 |
·基本假定 | 第26页 |
·建模思路 | 第26-30页 |
·边界条件及单元间连接 | 第30页 |
·材料特性设置 | 第30页 |
·钢管混凝土拱桥初始有限元模型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初始有限元模型分析 | 第32-40页 |
·初始有限元模型在自重恒载下的分析 | 第32-34页 |
·恒载下模型变形 | 第32-33页 |
·恒载下拱肋中应力分布 | 第33页 |
·恒载下吊杆中应力分布 | 第33-34页 |
·初始有限元模型在汽车荷载下的分析 | 第34-36页 |
·活载下模型变形 | 第34-35页 |
·活载下拱肋中应力分布 | 第35-36页 |
·活载下吊杆中应力分布 | 第36页 |
·初始有限元模型动力特性分析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局部模型处理对静动态响应的影响 | 第40-62页 |
·钢管与混凝土的协同模拟 | 第40-49页 |
·采用换算截面方式模拟钢管混凝土 | 第40-46页 |
·采用提高混凝土强度模拟套箍作用 | 第46-49页 |
·混凝土的密实度模拟 | 第49-52页 |
·恒载下拱肋变形及应力 | 第50页 |
·活载下拱肋变形及应力 | 第50-51页 |
·恒载及活载下吊杆应力 | 第51-52页 |
·整体自振频率及模态 | 第52页 |
·多跨协同与单跨独立分析的差别 | 第52-57页 |
·恒载下拱肋变形及应力 | 第53页 |
·活载下拱肋变形及应力 | 第53-54页 |
·恒载及活载下吊杆应力 | 第54-55页 |
·整体自振频率及模态 | 第55-57页 |
·左右拱肋横向联系模拟 | 第57-60页 |
·恒载下拱肋变形及应力 | 第57-58页 |
·活载下拱肋变形及应力 | 第58页 |
·恒载与活载下吊杆应力 | 第58-59页 |
·整体自振频率及模态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拱桥有限元模型误差敏感性分析 | 第62-78页 |
·换算截面模型误差敏感性分析 | 第62-65页 |
·换算截面模型的静动态响应误差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提高混凝土强度模型误差敏感性分析 | 第65-67页 |
·提高混凝土强度模型的静动态响应误差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考虑混凝土脱空模型误差敏感性分析 | 第67-71页 |
·考虑混凝土脱空模型的静动态响应误差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单跨独立分析模型误差敏感性分析 | 第71-73页 |
·单跨独立分析模型的静动态响应误差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考虑左右拱肋横向联系模型误差敏感性分析 | 第73-76页 |
·考虑左右拱肋横向联系模型的静动态响应误差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