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墩桥梁抗震时程分析输入地震波选择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30页 |
| ·高墩桥梁建设及抗震问题概述 | 第9页 |
| ·庙子坪岷江大桥震害及修复 | 第9-24页 |
| ·桥区的自然概况 | 第10页 |
| ·桥梁设计结构 | 第10-13页 |
| ·抗震设计问题 | 第13页 |
| ·汶川地震震害表现 | 第13-22页 |
| ·汶川地震震后修复 | 第22-24页 |
| ·桥梁结构时程分析输入地震波选择方法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 ·结构时程分析输入地震波选择研究 | 第24-28页 |
| ·国内结构抗震规范的相关规定 | 第28-29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9-30页 |
| 第2章 桥梁抗震分析输入地震波选择 | 第30-35页 |
| ·桥梁抗震分析用强震记录数据库 | 第30页 |
| ·地震平均反应谱及其与规范谱的比较 | 第30-33页 |
| ·时程分析中地震记录选择准则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高墩大跨刚构桥抗震分析模型及自振特性 | 第35-48页 |
| ·某高墩桥梁设计概况 | 第35-37页 |
| ·工程概况 | 第35-37页 |
| ·材料参数的选择 | 第37页 |
| ·建立桥梁抗震分析模型 | 第37-40页 |
| ·MIDAS/Civil分析程序简介 | 第37-38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38页 |
| ·约束及边界条件 | 第38-40页 |
| ·桥梁自振特性分析 | 第40-47页 |
| ·桥梁自振特性分析的意义 | 第40页 |
| ·桥梁自振特征值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 ·自振特性分析 | 第41-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高墩桥梁地震反应谱与时程分析 | 第48-63页 |
| ·高墩桥梁地震反应谱分析 | 第48-55页 |
| ·高墩桥梁地震时程分析输入地震波 | 第55-58页 |
| ·高墩桥梁地震反应谱分析与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 第58-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3-64页 |
| ·本文完成工作 | 第63页 |
| ·论文的不足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附录 强震记录数据库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