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通信系统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系统共存的意义 | 第11-14页 |
| 第二章 WCDMA与WiMAX系统介绍 | 第14-25页 |
| ·WCDMA系统及关键技术 | 第14-18页 |
| ·WCDMA系统简介 | 第14页 |
| ·WCDMA关键技术 | 第14-18页 |
| ·WiMAX系统及关键技术 | 第18-22页 |
| ·WiMAX系统简介 | 第18-19页 |
| ·WiMAX关键技术 | 第19-22页 |
| ·WCDMA与WiMAX系统共存方法及需要考虑的问题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WCDMA-WiMAX系统共存仿真设计 | 第25-46页 |
| ·拓扑结构及Wrap技术 | 第25-27页 |
| ·宏蜂窝网络及Wrap | 第25-26页 |
| ·WiMAX系统频率复用方式 | 第26-27页 |
| ·移动台用户生成机制 | 第27-29页 |
| ·路径损耗模型 | 第29-31页 |
| ·BS-BS之间的传播模型 | 第29页 |
| ·BS-MS之间的传播模型 | 第29-30页 |
| ·MS-MS之间的传播模型 | 第30-31页 |
| ·功率控制机制及时隙分配机制 | 第31-34页 |
| ·WCDMA功率控制机制 | 第31-32页 |
| ·WiMAX功率控制机制 | 第32-33页 |
| ·两系统共存的时隙分配 | 第33-34页 |
| ·静态仿真Snap抓拍机制 | 第34页 |
| ·天线增益计算 | 第34-36页 |
| ·容量损失评估准则 | 第36-43页 |
| ·ACIR值的定义 | 第36-37页 |
| ·干扰类型 | 第37-41页 |
| ·性能损失定义 | 第41-43页 |
| ·仿真参数设计 | 第43-46页 |
| 第四章 WCDMA-WiMAX共存仿真结果分析 | 第46-67页 |
| ·WCDMA与WiMAX单系统仿真结果 | 第46-49页 |
| ·WCDMA单系统性能 | 第46-47页 |
| ·WiMAX单系统性能 | 第47-49页 |
| ·两系统互相干扰结果统计 | 第49-66页 |
| ·两系统性能损失与ACIR关系图 | 第49-61页 |
| ·WiMAX系统调制效率结果比较 | 第61-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