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弥合裂痕--信息技术在学校应用的困境与突破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8-12页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第8页
 二、已有研究与本文研究目标第8-10页
 三、研究方法与路线第10页
 四、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第10-12页
第一章 裂痕存在:信息技术在学校应用的反思第12-26页
 第一节 信息技术进入学校的历史回溯与反思第12-19页
  一、关注技术工具,教学媒体百花齐放第12-14页
  二、重视个别教学,教学机器昙花一现第14-15页
  三、思考应用效果,计算机网络繁花似锦第15-19页
 第二节 信息技术应用现状显示裂痕存在第19-26页
  一、我国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第19-24页
  二、裂痕产生在迅速采纳与缓慢应用之间第24-26页
第二章 裂痕形成:信息技术学校应用困境缘由审思第26-36页
 第一节 信息技术吸收两阶段第26-31页
  一、阶段划分的已有研究第26-30页
  二、本研究的阶段划分第30-31页
 第二节 信息技术吸收六层次第31-36页
  一、启动第32-33页
  二、购买第33页
  三、调适第33页
  四、接受第33-34页
  五、惯例化第34页
  六、内化第34-36页
第三章 裂痕弥合:信息技术学校应用的未来展望第36-44页
 第一节 裂痕产生的影响因素第36-41页
  一、信息技术采纳阶段第36-38页
  二、信息技术应用阶段第38-41页
 第二节 弥合裂痕的几点建议第41-44页
  一、裂痕存在的暂时性第41页
  二、促进裂痕弥合的建议第41-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PS的车辆调度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若干组先秦同义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