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史、法律思想史论文--中国论文

论礼治的内在逻辑及历史发展轨迹

摘要第1-8页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的辨析第8-1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相关概念的辨析第9-11页
第二章 西周的礼治第11-18页
 一、礼治的产生第11-13页
 二、西周的“礼治”、“法治”、“德治”第13-17页
  (一) 礼外无法第13-15页
  (二) 西周的“德治”与“礼治”第15-17页
 三、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三章 春秋战国:礼治的转型期第18-28页
 一、西周式“礼治”的衰败第18-22页
  (一) 春秋战国时期礼治实践的没落及其表现第18-20页
  (二) 思想领域中的不同声音第20-22页
 二、“礼治”的延续与酝酿发展第22-27页
  (一) “礼崩乐坏”的反向思辨第22-23页
  (二) 儒法两家的“礼治”共识第23-24页
  (三) 儒法两家对“礼治”的贡献第24-27页
 三、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秦汉礼治的重塑第28-39页
 一、秦代:独尊“法治”的时代第28-35页
  (一) “法治”时代的开创第28页
  (二) “法治”背后的“礼治”踪影第28-31页
  (三) 秦代特色的礼制第31-33页
  (四) “德”:若隐若现的权威第33-35页
 二、两汉礼治的恢复与演进第35-39页
  (一) 叔孙通制礼第35-36页
  (二) 礼治原则的纲常化第36-37页
  (三) “德治”的复兴第37-39页
第五章 秦汉以降的礼治格局第39-56页
 一、礼治下的“法治”与“德治”第39-49页
  (一) “法治”第39-45页
  (二) “德治”第45-49页
 二、关涉礼治的几个话题第49-56页
  (一) 春秋决狱第49-50页
  (二) 为亲复仇第50-51页
  (三) 情理断案第51-53页
  (四) 礼法之争第53-56页
第六章 综论——中国古代的治国模式及当代思考第56-60页
 一、中国古代的治国模式是礼治,而不是法治、德治、人治第56-58页
  (一) 中国古代的治国模式不是“法治”第56页
  (二) 中国古代的治国模式不是“德治”第56-57页
  (三) 中国古代的治国模式也不是人治,而就是礼治第57-58页
 二、古代礼治的当代反思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生态效应研究
下一篇:大豆种质资源的耐盐性鉴定和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