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生态效应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3页
 引言第11页
   ·水稻株型的研究进展第11-16页
     ·株型研究概况第11-12页
     ·植株各部位性状的研究第12-16页
   ·水稻株型模式的研究第16-17页
     ·理想稻株型模式第16页
     ·丛生快长株型模式第16页
     ·少蘖大穗株型模式第16-17页
     ·直立大穗株型模式第17页
     ·后期功能型株型模式第17页
   ·水稻动态株型模式及其指标第17-22页
     ·关于水稻动态株型模式第17-18页
     ·水稻动态株型模式的若干指标第18-22页
   ·结语第22-23页
第二章 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的形态特征及其生长特性分析第23-30页
 引言第23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4页
     ·试验内容第23-24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27页
     ·分蘖角度及其茎蘖数的动态表现第24-25页
     ·植株冠层特性及其透光率第25-26页
     ·净光合速率和地上部干物质重第26-27页
   ·讨论第27-30页
第三章 有效积温对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第30-38页
 引言第30页
   ·材料与方法第30-31页
     ·材料第30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0-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6页
     ·分蘖角度第31-32页
     ·农艺性状第32-35页
     ·产量性状第35-36页
   ·讨论第36-38页
第四章 栽植密度对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第38-46页
 引言第38页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材料第38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8-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4页
     ·分蘖角度第39-40页
     ·茎蘖动态第40-41页
     ·主要生育时期有关植株生长指标第41-43页
     ·齐穗期各品种根系分布第43页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第43-44页
   ·讨论第44-46页
第五章 光照强度对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第46-53页
 引言第46页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材料第46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46-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51页
     ·分蘖角度第47页
     ·茎蘖动态第47-48页
     ·分蘖期秧苗生长状况及干物质积累第48-49页
     ·植株叶片形态及叶面积指数第49-51页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第51页
   ·讨论第51-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6页
 引言第53页
   ·散生挺立型水稻的生长优势第53-54页
   ·分蘖角度及相关性状的生态响应第54-55页
     ·有效积温对分蘖角度及相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第54页
     ·栽植密度对分蘖角度及相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第54-55页
     ·光照强度对分蘖角度及相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第55页
   ·前景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历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CV HVR1新型T细胞表位诱导免疫应答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论礼治的内在逻辑及历史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