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盐渍化土壤的危害与利用 | 第12-13页 |
·土壤盐渍化现状及其危害 | 第12页 |
·盐渍化土壤开发利用的途径 | 第12-13页 |
·大豆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其在盐渍化土壤开发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国内外大豆耐盐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大豆耐盐机理的研究 | 第14-17页 |
·大豆耐盐鉴定方法的研究 | 第17-18页 |
·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第18页 |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大豆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9-22页 |
·分子标记技术在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页 |
·SSR标记在大豆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遗传多样性的统计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遗传关系分析 | 第23-24页 |
·遗传变异分析 | 第24页 |
·群体遗传分化系数 | 第24页 |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其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本研究的内容 | 第24-25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25页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评价 | 第26-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材料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芽期大豆耐盐鉴定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苗期耐盐性鉴定结果与分析 | 第29-3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0-32页 |
·大豆的芽期耐盐性与品种的耐盐性 | 第30页 |
·大豆苗期耐盐性与品种的耐盐性 | 第30-31页 |
·大豆苗期耐盐性和芽期耐盐性之间的关系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优异大豆耐盐性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2-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材料 | 第32页 |
·方法 | 第32-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2页 |
·SSR位点的等位变异及多态性分析 | 第34-36页 |
·供试材料特异等位变异分析 | 第36-37页 |
·国内大豆耐盐资源和美国大豆耐盐资源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 第37-39页 |
·SSR聚类分析 | 第39-42页 |
·小结和讨论 | 第42-45页 |
·遗传多样性指数讨论 | 第42-43页 |
·SSR聚类分析 | 第43页 |
·美国大豆耐盐资源的SSR聚类分析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和讨论 | 第45-47页 |
·全文结论 | 第45-46页 |
·大豆耐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布特点及耐盐种质资源利用的建议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附录 | 第53-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作者简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