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 ·制革废水治理的意义 | 第8-13页 |
| ·制革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第8-11页 |
| ·制革废水的危害 | 第11-13页 |
| ·CASS工艺的基本原理概述和特点 | 第13-17页 |
| ·CASS工艺概述 | 第13页 |
| ·CASS工艺的原理及运行过程 | 第13-15页 |
| ·CASS工艺的特点 | 第15-17页 |
| ·水解酸化工艺的基本原理概述和特点 | 第17-19页 |
| ·水解酸化工艺原理 | 第17-19页 |
| ·采用水解酸化工艺的优点 | 第19页 |
| ·国内外低温污水处理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 ·本课题目的和内容 | 第21-22页 |
| ·本课题目的 | 第21页 |
| ·本试验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第2章 大庆肇源皮革城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调试和运行 | 第22-36页 |
| ·大庆肇源皮革城污水处理工程概况 | 第22-28页 |
| ·进水的水量和水质 | 第23-24页 |
| ·工艺流程及技术说明 | 第24-28页 |
| ·系统的启动及运行 | 第28-34页 |
| ·活性污泥的驯化调试过程 | 第28-31页 |
| ·原生动物对活性污泥驯化过程的指示性作用 | 第31-33页 |
| ·污泥的调制方法 | 第33-34页 |
| ·各处理单元处理效果 | 第34页 |
| ·工程经济技术分析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3章 水解酸化处理制革废水的运行效果与分析 | 第36-56页 |
| ·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能 | 第36-42页 |
| ·有机物的处理效果 | 第36-37页 |
| ·制革废水可生化性的变化 | 第37-38页 |
| ·硫化物的去除效果 | 第38-40页 |
| ·对悬浮物的抗冲击能力 | 第40-42页 |
| ·水解酸化池的工艺特性 | 第42-48页 |
| ·水解酸化池的污泥分布 | 第42-43页 |
| ·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 | 第43-46页 |
| ·消泡作用 | 第46-47页 |
| ·污泥减量作用 | 第47-48页 |
| ·水解酸化池的影响因素 | 第48-53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48-51页 |
| ·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51-52页 |
| ·反应器容积负荷的影响 | 第52页 |
| ·pH值的变化规律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 第4章 CASS处理制革工业废水的运行效果与分析 | 第56-91页 |
| ·CASS工艺的处理效能 | 第56-65页 |
| ·有机物的处理效果 | 第56-58页 |
| ·BOD的去除效果 | 第58-62页 |
| ·硫化物的处理去除能力 | 第62-63页 |
| ·总铬的耐受能力 | 第63-65页 |
| ·CASS的工艺特点 | 第65-74页 |
| ·COD的周期变化规律 | 第65-68页 |
| ·DO的周期变化规律 | 第68-71页 |
| ·pH值的变化规律 | 第71-72页 |
| ·生物选择器的设计 | 第72-74页 |
| ·CASS工艺的影响因素 | 第74-82页 |
| ·进水浓度的效果影响 | 第74-75页 |
| ·污泥负荷的影响 | 第75-76页 |
| ·污泥膨胀过程的分析 | 第76-81页 |
| ·回流比的影响 | 第81-82页 |
| ·低温对CASS工艺的影响 | 第82-89页 |
| ·低温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82-85页 |
| ·低温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影响 | 第85-86页 |
| ·低温对出水悬浮物的影响 | 第86页 |
| ·低温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 第86-87页 |
| ·低温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87-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 第5章 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91-96页 |
| ·采用沉淀试验观察典型的污泥流失 | 第91-92页 |
| ·采用沉淀试验观察“粉末”现象 | 第92页 |
| ·生物泡沫及控制 | 第92-94页 |
| ·污泥膨胀及其控制 | 第94-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结论 | 第96-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