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制造下动态联盟伙伴选择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动态联盟基础理论及建立过程研究 | 第12-22页 |
| ·动态联盟概述 | 第12-14页 |
| ·动态联盟基本概念 | 第12页 |
| ·动态联盟企业的基本特征 | 第12-13页 |
| ·动态联盟企业的优点 | 第13-14页 |
| ·动态联盟与敏捷制造的关系 | 第14-15页 |
| ·动态联盟建立过程 | 第15-16页 |
| ·动态联盟的伙伴选择问题 | 第16-21页 |
| ·解决伙伴选择的常用方法 | 第17-18页 |
| ·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过程模型 | 第18-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动态联盟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2-33页 |
| ·动态联盟的约束条件 | 第22-24页 |
| ·基本约束条件 | 第22页 |
| ·其它约束条件 | 第22-23页 |
| ·约束条件评价举例 | 第23-24页 |
| ·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28页 |
| ·伙伴选择的一般性原则 | 第24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 第24-25页 |
| ·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5-28页 |
| ·伙伴选择的单目标评价 | 第28-32页 |
| ·机遇实现能力评价 | 第28-29页 |
| ·伙伴企业素质评价 | 第29-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33-41页 |
| ·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33-35页 |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33页 |
| ·判断矩阵及其一致性检验 | 第33-35页 |
| ·F-AHP 方法 | 第35-38页 |
| ·F-AHP 方法简介 | 第35-37页 |
| ·F-AHP 方法计算权重步骤 | 第37-38页 |
| ·确定影响因素权重系数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动态联盟伙伴选择问题的组合评价 | 第41-52页 |
| ·目标函数的确立 | 第41-42页 |
| ·遗传算法 | 第42-44页 |
| ·遗传算法的特点 | 第42-43页 |
| ·遗传算法的实现技术 | 第43-44页 |
| ·最优保留遗传算法 | 第44-45页 |
| ·最优保留遗传算法的描述 | 第44页 |
| ·收敛性证明 | 第44-45页 |
| ·基于最优保留遗传算法的伙伴选择 | 第45-49页 |
| ·基于最优保留遗传算法的联盟伙伴选择案例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 详细摘要 | 第59-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