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状况 | 第12页 |
·笔式用户界面几何教学系统的研究概述 | 第12-15页 |
·平面几何教学系统研究的重要性 | 第12-13页 |
·平面几何教学系统研究的复杂性 | 第13-14页 |
·目前平面几何教学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成果 | 第14-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页 |
·主要研究目标 | 第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本文结构 | 第17-18页 |
第2章 笔式几何教学系统中主要理论介绍 | 第18-36页 |
·笔式几何教学系统中手势的研究 | 第18-22页 |
·笔式几何教学系统中手势的概述 | 第18-19页 |
·手势的主要特点 | 第19页 |
·手势的算法及其类型 | 第19-22页 |
·笔式几何教学系统中的识别技术 | 第22-27页 |
·笔式几何教学系统识别技术的研究状况及识别的重要性 | 第23页 |
·国内外笔式几何教学系统研究状况简介 | 第23-24页 |
·手绘草图的识别 | 第24-27页 |
·约束模型的主动约束捕捉与算法 | 第27-32页 |
·约束求解方法介绍 | 第28-29页 |
·面向同步编辑的交互约束捕捉 | 第29-31页 |
·约束的分类与关联 | 第31-32页 |
·双向约束数据结构及其求解算法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笔式几何教学系统的设计 | 第36-55页 |
·笔式几何教学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36-37页 |
·笔式几何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 | 第37-38页 |
·笔交互的事件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笔交互的绘制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笔交互的语义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笔式几何教学系统中各组件结构流程图 | 第44-45页 |
·系统中交互信息的归纳和定义 | 第44页 |
·系统中各组件关系和结构描述 | 第44-45页 |
·笔式用户几何教学系统模型及各模块设计说明 | 第45-54页 |
·系统总体框架 | 第46页 |
·系统各模块说明 | 第46-53页 |
·系统所达到的技术指标 | 第53页 |
·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笔式几何教学系统的实现 | 第55-70页 |
·笔式几何教学系统的界面设计 | 第55-57页 |
·系统组件的存在条件及相互关系描述 | 第57页 |
·笔式几何教学系统中部分类及函数说明 | 第57-61页 |
·纸的子类定义和实现方法 | 第61-63页 |
·纸的子类定义 | 第61-62页 |
·纸功能的实现方法 | 第62页 |
·纸类针对不同的框的实现方法 | 第62-63页 |
·纸类定义自己的 PrimitiveCreator | 第63页 |
·纸类定义自己的 PrimitiveInterpreter | 第63页 |
·系统流程设计 | 第63页 |
·草图识别关键技术实现 | 第63-68页 |
·程序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系统实验及分析 | 第70-74页 |
·系统实验说明 | 第70页 |
·实验数据及评估结果 | 第70-72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2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A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