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阿扁叶蜂生物学及滞育相关酶活性变化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25页 |
·研究概况 | 第10-16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 第11-12页 |
·种群特征 | 第12-13页 |
·综合防治 | 第13-15页 |
·抗寒机理 | 第15页 |
·寄主选择 | 第15-16页 |
·性信息素 | 第16页 |
·昆虫滞育的研究 | 第16-22页 |
·滞育概念 | 第16-17页 |
·引起和解除滞育的条件 | 第17-18页 |
·激素的调控作用 | 第18-19页 |
·昆虫滞育的生理、生化基础 | 第19-20页 |
·滞育期间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 第20-21页 |
·代谢性酶类的研究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5页 |
2 材料及方法 | 第25-30页 |
·生物学 | 第25-26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25页 |
·材料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26页 |
·成虫对不同颜色黏虫板的趋性 | 第26页 |
·材料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页 |
·滞育期间保护酶和代谢酶比活力测定 | 第26-29页 |
·供试虫源 | 第26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26-27页 |
·酶液制备 | 第27-28页 |
·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原理、操作步骤和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数据分析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4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30-35页 |
·生活史 | 第30-31页 |
·生活习性及各虫态发育进度 | 第31-35页 |
·不同颜色黏虫板的诱集作用 | 第35-38页 |
·不同颜色的黏虫板的引诱效果 | 第35-36页 |
·黏虫板不同方向上诱虫量 | 第36-37页 |
·不同坡向上黏虫板的诱虫量 | 第37页 |
·黏虫板诱集成虫雌雄比例 | 第37-38页 |
·松阿扁叶蜂成虫的消长曲线 | 第38页 |
·滞育期间保护酶和代谢酶比活力变化 | 第38-44页 |
·酶液中蛋白质含量 | 第38-39页 |
·松阿扁叶蜂滞育期间保护性酶比活力 | 第39-41页 |
·松阿扁叶蜂滞育期间代谢酶比活力 | 第41-44页 |
4 讨论 | 第44-50页 |
5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