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成山林场松褐天牛和褐梗天牛的发生规律和生物防治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引言第10-20页
   ·松褐天牛研究概述第10-16页
       ·松褐天牛的分布与危害第10页
     ·松褐天牛的形态特征第10-11页
     ·松褐天牛的生物学特性第11-13页
     ·松褐天牛的防治第13-16页
   ·褐梗天牛研究概述第16-18页
     ·褐梗天牛的分布第16-17页
     ·褐梗天牛的形态特征第17页
     ·褐梗天牛的生物学特性第17-18页
     ·褐梗天牛的检疫措施第18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20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0-23页
   ·试验区概况第20页
   ·试验材料第20页
   ·调查方法第20-22页
     ·松褐天牛的发生规律第20-21页
     ·花绒寄甲成虫防治松褐天牛幼虫第21页
     ·褐梗天牛的发生规律第21页
     ·褐梗天牛的生物防治第21-22页
   ·数据分析第22-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37页
   ·松褐天牛的发生规律第23-29页
     ·松褐天牛成虫羽化规律第23-25页
     ·松褐天牛成虫飞行规律第25-27页
     ·松褐天牛成虫产卵规律第27-29页
   ·利用花绒寄甲成虫防治松褐天牛幼虫第29-31页
     ·网笼试验第29-30页
     ·林间试验第30-31页
   ·褐梗天牛的发生规律第31-33页
     ·褐梗天牛成虫的飞行规律第31-33页
     ·褐梗天牛幼虫在黑松上的垂直分布第33页
   ·室内褐梗天牛幼虫的生物防治第33-37页
     ·利用管氏硬皮肿腿蜂防治褐梗天牛幼虫第33-35页
     ·利用松褐天牛专性寄生肿腿蜂防治褐梗天牛幼虫第35-37页
4 讨论第37-43页
   ·松褐天牛成虫的发生规律第37-40页
     ·松褐天牛的羽化规律第37页
     ·松褐天牛的飞行规律第37-38页
     ·松褐天牛的产卵规律第38-39页
     ·松褐天牛引诱剂的引诱效果第39-40页
   ·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幼虫第40-41页
   ·褐梗天牛的发生规律第41页
     ·褐梗天牛成虫的飞行规律第41页
     ·褐梗天牛幼虫及侵入孔的垂直分布第41页
   ·褐梗天牛幼虫的生物防治第41-43页
5 结论第43-45页
   ·松褐天牛的发生规律和生物防治第43页
   ·褐梗天牛的发生规律和生物防治第43-45页
附图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及对应章节第57-58页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地区美国白蛾天敌种类及日本追寄蝇生物学研究
下一篇:松阿扁叶蜂生物学及滞育相关酶活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