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引言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8-26页 |
·按照蛋白质信息特征提取方法分类 | 第18-24页 |
·按照所用算法分类 | 第24-26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安排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理论预测算法 | 第27-38页 |
·引言 | 第27页 |
·特征参数选取 | 第27-30页 |
·氨基酸组份信息 | 第27页 |
·氨基酸序列的二肽组份信息 | 第27-28页 |
·氨基酸序列的n间隔二肽组份信息 | 第28页 |
·氨基酸序列的亲疏水性二肽组份信息 | 第28-29页 |
·氨基酸序列的亲疏水性分布信息 | 第29-30页 |
·离散增量算法 | 第30-33页 |
·离散量和离散增量 | 第30-32页 |
·最小离散增量算法 | 第32-33页 |
·相异有限系数算法 | 第33-34页 |
·协变判别式算法 | 第34-35页 |
·支持向最机算法 | 第35-37页 |
·分类系统的评估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蛋白质的亚核定位预测 | 第38-46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数据库 | 第39-40页 |
·相异有限系数(DC)算法和离散增量结合协变判别式(ID_CDA)算法 | 第40-42页 |
·特征参数的选取 | 第40-41页 |
·相异有限系数(DC)算法的实现 | 第41-42页 |
·离散增量结合协变判别式(ID_CDA)算法的实现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预测结果的评价 | 第42-43页 |
·对数据库nuclear_(504+92)的预测结果 | 第43-44页 |
·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第44页 |
·对数据库nuclear_(406+92)的预测结果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植物和非植物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46-56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数据库 | 第47-48页 |
·离散增量结合支持向量机(ID_SVM)算法 | 第48-50页 |
·特征参数的选取 | 第48-49页 |
·ID_SVM算法的实现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6页 |
·ID算法对Plant_Data1和Non_Plant_Data1的预测结果 | 第50-51页 |
·ID_SVM算法对Plant_Data1和Non_Plant_Data1的预测结果 | 第51-52页 |
·与其它算法的比较 | 第52-54页 |
·ID算法对Plant_Data2和Non_Plant_Data2的预测结果 | 第54页 |
·ID_SVM算法对Plant_Data2和Non_Plant_Data2的预测结果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真核生物及小鼠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56-68页 |
·引言 | 第56-57页 |
·数据库 | 第57-60页 |
·对12类真核生物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的预测 | 第60-64页 |
·特征参数的选取 | 第60页 |
·12类真核生物蛋白质中20种氨基酸含量比较 | 第60-61页 |
·12类真核生物蛋白质中400种氨基酸二肽组份含量比较 | 第61-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64页 |
·对小鼠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的预测 | 第64-65页 |
·特征参数的选取 | 第64页 |
·离散增量结合协变判别式(ID_CDA)算法的实现 | 第64-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页 |
·对小鼠跨膜蛋白质类型的预测 | 第65-68页 |
·特征参数的选取 | 第65-66页 |
·离散增量结合协变判别式(ID_CDA)算法的实现 | 第66-6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7-68页 |
第六章 革兰氏阴性菌中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68-74页 |
·引言 | 第68-69页 |
·数据库 | 第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4页 |
·选取的特征参数 | 第69-70页 |
·各种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 第70-7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7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4-76页 |
·工作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92页 |
附录 | 第92-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目录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