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和谐理论综述 | 第11-14页 |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谐论 | 第11-12页 |
·西方哲学史中的和谐观 | 第12-14页 |
·本文的工作综述 | 第14-15页 |
第2章 和谐社会下政法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25页 |
·和谐的内涵与特征 | 第15-17页 |
·和谐的本质 | 第15-16页 |
·和谐的特征 | 第16-17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 第17-21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 第18-19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 第19-21页 |
·和谐社会下政府职能定位 | 第21-25页 |
第3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法建设的关系分析 | 第25-34页 |
·政法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5-29页 |
·政法机关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职能作用 | 第25-27页 |
·政法部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职能作用 | 第27-28页 |
·政法机关在维护公平正义中发挥职能作用 | 第28-29页 |
·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对当前政法工作的挑战 | 第29-30页 |
·群体性事件的增加 | 第29-30页 |
·公权力的不当行使 | 第30页 |
·社会冲突常规化与制度化处理手段的欠缺 | 第30页 |
·司法缺乏独立性 | 第30页 |
·和谐社会对政法工作的要求 | 第30-34页 |
·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衡量政法工作的重要标准 | 第30-31页 |
·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第31页 |
·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 | 第31-32页 |
·用正确的稳定观谋划政法工作 | 第32-33页 |
·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 第33-34页 |
第4章 东营区政法建设现状分析 | 第34-42页 |
·东营区政法工作现状 | 第34-35页 |
·政法建设存在问题内在原因分析 | 第35-39页 |
·政法机关的认知缺陷——法治观念淡漠 | 第35-36页 |
·政法主体的能力缺陷——执法队伍建设不利,人员素质低下 | 第36-37页 |
·政法内环境建设缺陷——执法体制有特改善 | 第37-38页 |
·执法外环境建设缺陷——公民法治观念有待强化 | 第38-39页 |
·和谐社会下的东营区政法建设的内容 | 第39-41页 |
·确保国家和经济安全,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 | 第39-40页 |
·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 第40页 |
·打击和防范刑事犯罪,为经济发展创造满意的治安环境 | 第40-41页 |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序的市场环境 | 第41页 |
·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为经济发展创造规范的法制环境 | 第41页 |
·和谐社会下的东营区政法建设的目标 | 第41-42页 |
第5章 和谐社会下东营区政法建设对策研究 | 第42-48页 |
·强化油区治安管理 | 第42页 |
·完善四大体系,积极构筑全方位立体式工作格局 | 第42-46页 |
·建立全方位的治安防控体系 | 第42-43页 |
·建立坚实的基层基础工作体系 | 第43-44页 |
·建立规范的出租房屋与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体系 | 第44-45页 |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 第45-46页 |
·服务大局,增强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能力 | 第46页 |
·提高素质,增强严格公正执法的能力 | 第46-4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