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1 引言 | 第14-32页 |
·小麦早熟特性研究 | 第14-16页 |
·温度对熟期的影响 | 第15页 |
·光周期对熟期的影响 | 第15-16页 |
·早熟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16页 |
·环境因素对熟期的影响 | 第16页 |
·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研究 | 第16-23页 |
·花药发育时期对小麦花培能力的影响 | 第17页 |
·小麦花药的预处理 | 第17-18页 |
·培养基对小麦花培能力的影响 | 第18-19页 |
·培养基中的附加成分 | 第19-20页 |
·培养条件对小麦花培能力的影响 | 第20-21页 |
·基因型对小麦花培能力的影响 | 第21-22页 |
·小麦花药培养生理和结构的变化 | 第22页 |
·白化苗的产生机理 | 第22-23页 |
·小麦分子标记研究 | 第23-31页 |
·分子标记的特点 | 第23-24页 |
·分子标记的种类 | 第24-27页 |
·分子标记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第27-29页 |
·小麦早熟和花培特性分子标记研究 | 第29-31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1-3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2-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小麦材料 | 第32页 |
·酶及生化试剂 | 第32页 |
·培养基配方 | 第32-33页 |
·PCR引物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8页 |
·熟期调查 | 第33页 |
·花药培养 | 第33-34页 |
·数据整理及分析 | 第34页 |
·SSR 分子标记 | 第34-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1页 |
·早熟特性遗传分析 | 第38-42页 |
·成熟期的统计分析 | 第38-40页 |
·早熟特性方差及相关性分析 | 第40页 |
·K35×Wesley 组合早熟特性数量遗传体系的鉴别 | 第40-42页 |
·花培特性遗传分析 | 第42-48页 |
·花药培养结果及方差分析 | 第42-44页 |
·各性状的最适模型 | 第44页 |
·各性状的遗传特性 | 第44-48页 |
·花培特性相关基因的SSR 标记 | 第48-51页 |
·花培特性相关基因的SSR 标记筛选 | 第48-49页 |
·SSR 标记与花培特性相关基因的连锁分析 | 第49-51页 |
4 讨论 | 第51-54页 |
·早熟性状的基因控制 | 第51页 |
·花培性状效应分析及基因控制 | 第51-52页 |
·花培特性相关基因的SSR分子标记筛选及定位 | 第52-54页 |
5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