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交互技术变迁下的应用创新视角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0页 |
图目录 | 第10-11页 |
表目录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20页 |
一、研究对象的背景 | 第12-14页 |
二、研究问题的界定 | 第14-17页 |
三、研究内容的框架 | 第17-18页 |
四、研究方法的介绍 | 第18-20页 |
第一章 协同学习及其课堂交互性综述 | 第20-44页 |
第一节 协同学习理念探讨 | 第20-25页 |
第二节 课堂交互性研究相关理论 | 第25-36页 |
第三节 协同学习与课堂互动研究之间的关系 | 第36-39页 |
第四节 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因子 | 第39-44页 |
第二章 协同学习环境与课堂交互技术应用创新 | 第44-67页 |
第一节 数字教育产品的学习者需求及实用性分析 | 第44-51页 |
第二节 构建互动课堂的协同学习环境 | 第51-67页 |
第三章 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 | 第67-105页 |
第一节 情感化设计 | 第67-78页 |
第二节 互动活动层面设计 | 第78-96页 |
第三节 图式理论发展溯源及其知识表征意义 | 第96-102页 |
第四节 课堂交互壁垒及其积极应对 | 第102-105页 |
第四章 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分析 | 第105-130页 |
第一节 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行为分析 | 第105-122页 |
第二节 PAC理论的人格结构分析 | 第122-130页 |
第五章 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评价 | 第130-151页 |
第一节 协同学习理念中的课堂互动评价方法 | 第130-136页 |
第二节 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互动评价标准 | 第136-151页 |
第六章 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互动课堂研究范例 | 第151-179页 |
第一节 行动研究共同体的产生与含义 | 第151-163页 |
第二节 行动研究共同体的成果展示 | 第163-179页 |
研究结论 | 第179-183页 |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179-181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181-183页 |
附录 | 第183-189页 |
参考文献 | 第189-197页 |
后记 | 第197-199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