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物理传感器论文

光纤光栅悬臂梁测振传感器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5页
   ·光纤光栅传感器概述第10页
   ·振动传感器概述第10-11页
     ·振动测量一般方法概述第11页
     ·光纤加速度计第11页
   ·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4-15页
2 光纤光栅光学传感特性第15-31页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研究与进展第15-17页
     ·光纤光栅的分类第15-16页
     ·光纤光栅的写入技术第16-17页
   ·FBG 的基本光学特性第17-19页
     ·光纤光栅(FBG)的波导结构第17-18页
     ·光纤光栅的基本光学参数第18-19页
     ·光纤光栅反射峰的特点第19页
   ·FBG 的基本传感原理第19-23页
     ·FBG 应变传感模型第19-21页
     ·FBG 温度传感模型第21-23页
     ·振动加速度传感模型第23页
   ·FBG 传感信号的检测第23-26页
     ·概述第23-24页
     ·FBG 常用解调方法第24-26页
   ·应用放大自发辐射光源(ASE)的解调方案第26-30页
     ·概述第26-27页
     ·解调原理第27-28页
     ·ASE 光源单调下降区域的确定第28页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选取第28-29页
     ·FBG 波长漂移的最大值第29-30页
     ·FBG 光功率/波长灵敏度的计算第30页
     ·应变和光功率的关系第30页
     ·温度变化和光功率的关系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光纤光栅悬臂梁测振系统的构成和原理第31-41页
   ·光纤光栅悬臂梁测振传感器的结构第31页
   ·双金属悬臂梁的选取及其等效参数推导第31-33页
     ·等效密度第32页
     ·等效杨氏模量第32页
     ·等效弯曲刚度第32-33页
   ·悬臂梁的静态特性第33-36页
     ·悬臂梁的弯矩方程第33-34页
     ·横截面上的应力及其分布规律第34-35页
     ·最大应力计算公式第35页
     ·最大应变计算公式第35-36页
   ·振动加速度测量系统的动态模型第36-40页
     ·加速度计模型第36-38页
     ·振动传感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第38-39页
     ·光纤光栅加速度计数学模型第39页
     ·光纤光栅悬臂梁测振传感器的振动频率和待测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第39-40页
   ·光纤光栅悬臂梁测振系统的固有频率第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传感头尺寸的优化及固有频率仿真分析第41-48页
   ·传感头尺寸的优化第41-42页
     ·对传感头进行优化的原因第41页
     ·优化原则第41页
     ·优化方法及结果第41-42页
   ·传感器加速度测量范围的确定第42页
   ·光纤光栅悬臂梁振动传感器的固有频率ANSYS 仿真分析第42-47页
     ·传感头的模态分析第43-46页
     ·等效为弹簧-质量系统的ANSYS 模态分析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光纤光栅悬臂梁测振系统的光电检测电路设计第48-55页
   ·测振系统结构第48-49页
     ·系统结构及原理第48页
     ·光路中各参数的计算第48-49页
   ·光电信号检测电路设计第49-54页
     ·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第49-51页
     ·高通滤波电路的设计第51-52页
     ·后续放大电路和除法电路的设计第52-53页
     ·带通滤波电路的设计第53页
     ·调零电路和跟随电路的设计第53-54页
     ·示波器显示电压与待测加速度的关系第54页
   ·系统的灵敏度第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6 光纤光栅悬臂梁测振系统和温度传感特性的实验分析第55-67页
   ·传感头的制作第55-56页
     ·胶粘剂的选取第55页
     ·具体制作过程第55-56页
   ·光纤光栅悬臂梁测振系统的实验分析第56-61页
     ·传感头的初始反射中心波长和光功率的测量第56-57页
     ·光纤光栅悬臂梁振动传感头的固有频率测量实验第57-59页
     ·光纤光栅悬臂梁测振实验第59-61页
   ·温度传感特性的实验分析第61-66页
     ·裸光栅的波长-温度灵敏度理论值η_T第61页
     ·光纤光栅悬臂梁的温度特性第61-62页
     ·光纤光栅悬臂梁温度传感系统的解调第62-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7 总结和展望第67-70页
   ·光纤光栅悬臂梁测振系统实现双参数测量第67-69页
     ·振动和温度同时测量方案的提出第67页
     ·振动和温度同时测量的原理第67-68页
     ·利用匹配光栅消除温度变化的原理第68-69页
   ·多参数测量前景展望第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8 结论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层二次规划问题的最优性条件及算法研究
下一篇:多光谱遥感图像融合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