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高中数学新旧教科书立体几何部分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引言第7-11页
   ·问题提出第7页
   ·立体几何的教育价值第7-9页
     ·立体几何的三大特点第8页
     ·立体几何是高中学生学习的基础第8页
     ·课程理念中,立体几何的教育价值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研究特色第11页
2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对立体几何部分的教学要求比较第11-15页
   ·对目标描述要求的比较第13-14页
   ·对目标数量要求的比较第14页
   ·对目标层次要求的比较第14-15页
3 新旧教科书立体几何部分内容体系的比较第15-31页
   ·编写体例的比较第15-17页
     ·框架结构的比较第15-17页
     ·内容呈现的比较第17页
   ·课程内容的比较第17-20页
     ·素材选取的比较第17-18页
     ·课程容量的比较第18-20页
   ·课程难度的比较第20-25页
     ·关于课程难度模型的说明第20-21页
     ·关于立体几何课程难度的定量分析和比较第21-25页
   ·习题的比较第25-29页
     ·习题数量的比较第25页
     ·习题类型的比较第25-26页
     ·习题难度的比较第26-29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比较第29-31页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第29-30页
     ·新旧教科书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体现第30-31页
4 结论和建议第31-39页
   ·结论第31-35页
     ·新旧教科书教学方式的比较案例第31-34页
     ·《教学大纲》过渡到《课程标准》的必要性第34-35页
   ·对使用新教科书的建议第35-39页
     ·对使用习题的建议第35页
     ·对教科书容量和课时的建议第35-36页
     ·对在立体几何中引入空间向量的建议第36页
     ·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建议第36-37页
     ·对加强教科书相关资源的建议第37页
     ·其它建议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结束语第41-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乌海市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