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提出问题 | 第9-10页 |
·现实背景 | 第10-11页 |
·理论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可能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第13-17页 |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第13-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34页 |
·知识资产的相关研究 | 第17-22页 |
·知识资产的概念 | 第17-19页 |
·知识资产的分类 | 第19-21页 |
·知识资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第21-22页 |
·智力资本相关研究 | 第22-32页 |
·智力资本的概念 | 第22-24页 |
·智力资本的构成 | 第24-28页 |
·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进展 | 第28-32页 |
·文献评述与讨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知识资产和智力资本构成因素分析 | 第34-63页 |
·操作性知识资产要素识别 | 第34-47页 |
·员工与产品/服务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35页 |
·员工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35-37页 |
·员工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37-38页 |
·员工与伙伴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38-40页 |
·员工与信息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40-43页 |
·员工与技术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43-44页 |
·员工与流程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44-47页 |
·智力资本构成与企业绩效要素分析 | 第47-52页 |
·结构资本 | 第48页 |
·市场资本 | 第48-50页 |
·信息管理资本 | 第50-51页 |
·创新资本 | 第51页 |
·人力资本 | 第51-52页 |
·企业财务绩效 | 第52页 |
·操作性知识资产指标体系 | 第52页 |
·知识资产、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 | 第52-55页 |
·知识资产、智力资本构成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 | 第55-62页 |
·知识资产与智力资本关系的研究假设 | 第55-57页 |
·智力资本构成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 | 第57-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方法介绍 | 第63-75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63-64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63-64页 |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64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相结合 | 第64页 |
·基于偏最小二乘算法(PLS)的结构方程模型 | 第64-74页 |
·结构方程模型介绍 | 第64-66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 | 第66-70页 |
·基于PLS的结构方程模型的步骤 | 第70-71页 |
·基于PLS的结构方程模型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71-74页 |
·数据处理工具的选择 | 第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知识资产、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 第75-120页 |
·测试工具的产生和测试 | 第75-83页 |
·专业访谈 | 第75页 |
·访谈结果和初始测量问项 | 第75-76页 |
·专业访谈的模型修正 | 第76-82页 |
·问卷设计与预检验 | 第82-83页 |
·数据收集 | 第83-85页 |
·企业调查 | 第83-84页 |
·样本数据特征 | 第84-85页 |
·小样本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85-91页 |
·测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 第86-87页 |
·测试结果 | 第87-88页 |
·外源变量与测量指标的测量方程 | 第88-89页 |
·内生变量与测量指标的测量方程 | 第89-91页 |
·潜变量之间的结构方程 | 第91页 |
·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实证研究结果 | 第91-100页 |
·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评价 | 第91-92页 |
·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模型信度与效度检验及测量结果 | 第92-97页 |
·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修正模型 | 第97-100页 |
·操作性知识资产与智力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100-111页 |
·形成性变量的信度检验 | 第100页 |
·知识资产与智力资本关系模型分析 | 第100-108页 |
·知识资产与智力资本关系修正模型 | 第108-111页 |
·知识资产、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修正模型 | 第111-116页 |
·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116-120页 |
第六章 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未确知测度研究 | 第120-140页 |
·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未确知测度研究目的 | 第120页 |
·智力资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120-122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121页 |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121-122页 |
·智力资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122-124页 |
·智力资本绩效评价的一般方法 | 第124-125页 |
·智力资本绩效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法 | 第125-139页 |
·不确定信息 | 第125-128页 |
·未确知程度的度量与可测空间 | 第128-129页 |
·未确知测度与未确知集 | 第129-131页 |
·未确知综合测度评价模型 | 第131-135页 |
·案例 | 第135-139页 |
·本章小结 | 第139-14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0-145页 |
·研究结论 | 第140页 |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第140-143页 |
·理论贡献 | 第140-141页 |
·实践贡献 | 第141-143页 |
·本文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143-145页 |
·本文的局限性 | 第143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7页 |
附录Ⅰ 企业访谈提纲 | 第157-158页 |
附录Ⅱ 调查问卷 | 第158-162页 |
附录Ⅲ 测量项目描述性统计(形成性指标) | 第162-163页 |
附录Ⅳ 形成性指标共线性检验 | 第163-164页 |
附录Ⅴ 知识资产与智力资本关系的PLS分析结果 | 第164-165页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第165-166页 |
致谢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