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共性技术供给模式比较研究--以半导体产业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现实背景 | 第8-9页 |
·理论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4-27页 |
·共性技术 | 第14-20页 |
·共性技术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 第14-17页 |
·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经济学分析 | 第17-19页 |
·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现实情况分析 | 第19-20页 |
·产业生命周期及其共性技术分布特征 | 第20-24页 |
·产业生命周期 | 第20-22页 |
·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共性技术分布特征 | 第22页 |
·半导体产业的生命周期 | 第22-24页 |
·技术研发联合体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共性技术供给模式分析 | 第27-37页 |
·共性技术供给模式 | 第27-28页 |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共性技术供给模式比较分析 | 第28-35页 |
·参与主体 | 第28-30页 |
·供给组织的形式与结构 | 第30-31页 |
·研发领域 | 第31-32页 |
·供给投入 | 第32-33页 |
·技术成果的扩散与应用 | 第33-34页 |
·政府作用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典型案例的共性技术供给模式比较分析 | 第37-50页 |
·案例选择 | 第37-38页 |
·案例描述 | 第38-39页 |
·案例处理 | 第39-41页 |
·案例比较研究 | 第41-49页 |
·参与主体 | 第41-42页 |
·供给组织的形式与结构 | 第42-45页 |
·研发领域 | 第45-46页 |
·研发投入 | 第46-47页 |
·技术成果的扩散与应用 | 第47页 |
·政府作用 | 第47-48页 |
·其他方面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0页 |
·对我国共性技术供给的建议 | 第50-52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项目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