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0-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5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所采用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6-18页
第二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特征及分类第18-23页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界定第18-19页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第19-21页
     ·虚实交互、网内网外联动第19-20页
     ·参与者多为无直接相关利益者第20页
     ·舆情形成与消散迅速,不满情绪会沉积、反复第20-21页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分类第21-23页
第三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与其网络舆情的关系第23-27页
   ·网络热点引爆网络舆情第23-24页
   ·网络舆情促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第24-26页
     ·网络舆情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第24-25页
     ·网络舆情推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第25-26页
   ·网络群体性事件借助网络舆情传播影响急剧扩大第26-27页
第四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的生成与传播第27-42页
   ·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的生成环境第27-31页
     ·设定议题在言论场里飞速传播扩散第27-28页
     ·群体压力导致沉默的螺旋效应第28-30页
     ·葡萄藤式传播形成汹涌的网络舆情第30-31页
   ·网络集合行为中的舆情状态第31-35页
     ·匿名之下言所欲言,群体感染情绪激昂第32页
     ·网络流言的快速增殖与奇异回流第32-34页
     ·群体不断壮大,舆情持续升温第34-35页
   ·网络舆情信息洪流的分流与趋同第35-38页
     ·海量舆情信息在网上众声喧哗第35-36页
     ·网络协同过滤现象使网络舆情逐步分流、趋同第36-38页
   ·网络舆情从网内到网外的扩散传播第38-42页
     ·手机媒体扩大加速事件舆情信息的传播第38-39页
     ·传统媒体加入,网络舆情得到更广泛关注第39-40页
     ·网内网外舆情合流,产生强大舆论压力第40-42页
第五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的影响第42-53页
   ·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的正影响第42-46页
     ·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是网络民意表达的一种方式第42-43页
     ·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是实现平民网络监督的一把利器第43-44页
     ·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是舒缓社会不满情绪的一条渠道第44-46页
   ·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的负影响第46-50页
     ·网络舆情的扩大化传播令事件处置难度加大第46-47页
     ·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极易干扰司法公正第47-48页
     ·情绪化舆情信息泛滥,网络暴力频现第48-50页
   ·舆情为利益所用,成为可被操纵的工具第50-53页
     ·网络推广制造网络群体性事件第50-51页
     ·删帖发帖操控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走向第51-53页
第六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的应对策略第53-67页
   ·政府主导,疏控网络舆情,引导网络群体性事件向积极方向发展第53-61页
     ·转变执政理念,从权力傲慢者变成被监督者第53-54页
     ·做好网络舆情预警工作,善用“黄金四小时”法则第54-56页
     ·开辟专门平台,及时解疑释惑第56-57页
     ·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引导网络舆情走向第57-58页
     ·设立“网络出气室”,舒缓网民愤激情绪第58-60页
     ·科技净网,研发各种软件应对网络舆情乱象网民治网,网民督察员及时劝阻网上失当行为第60-61页
   ·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第61-64页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64-65页
   ·加强对网站及网民的自律和媒介素养教育第65-67页
结语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在网络舆情中的有效回应研究
下一篇:影像文本中的成都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