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第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2页 |
·文本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文本与城市文本的概念 | 第16-17页 |
·视觉文本的界定 | 第17-18页 |
·影像文本的界定 | 第18页 |
·城市形象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2页 |
·城市形象的含义 | 第18-19页 |
·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 | 第19-21页 |
·城市形象传播的方式与传媒角色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影像文本与城市形象 | 第22-36页 |
·影像文本与城市的关系 | 第22-27页 |
·影像文本体现城市的硬件形象和软件形象 | 第22-24页 |
·城市形象在媒介文本中产生变迁 | 第24-26页 |
·媒介文本是城市精神与价值传播的载体 | 第26-27页 |
·城市形象传播中的符号分析 | 第27-31页 |
·识别与表征:文本化的城市 | 第27-28页 |
·文本中的视觉符号与意义载体 | 第28-30页 |
·视觉符号的意指化 | 第30-31页 |
·影像文本与城市文化的互动 | 第31-36页 |
·城市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 第31-32页 |
·影像文本加强城市文化的视觉表达 | 第32-34页 |
·城市文化的变迁促进影像文本的演变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成都城市形象传播的影像文本分析 | 第36-51页 |
·成都市在影像文本中形象的建构 | 第36-37页 |
·影像中直接展示的成都的硬形象 | 第36-37页 |
·影像背后寓涵的成都的软形象 | 第37页 |
·影像文本中成都市形象的符号学解读 | 第37-45页 |
·城市形象宣传片中的符号解读 | 第37-41页 |
·纪录片中的符号解读 | 第41-42页 |
·影视剧中的符号解读 | 第42-45页 |
·其他影像文本中的符号解读 | 第45页 |
·媒介话语与文本生产——成都市形象传播的传播学分析 | 第45-48页 |
·议程设置——媒介影像文本生产控制 | 第45-46页 |
·框架理论——城市形象构建的方式 | 第46-47页 |
·培养受众——透过文本审视传播目的 | 第47-48页 |
·影像文本的市场推广——成都市形象传播的营销学理念 | 第48-51页 |
·城市形象的策划定位 | 第48-49页 |
·营销学“4P”与“4C”理论的体现 | 第49-50页 |
·市场细分对文本的选择与区分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成都市城市形象传播的影像文本的建构与传播策略 | 第51-66页 |
·成都市城市形象传播的5W 探究 | 第51-52页 |
·传播主体 | 第51页 |
·传播受众 | 第51页 |
·传播内容 | 第51-52页 |
·传播渠道 | 第52页 |
·传播效果 | 第52页 |
·影像文本在成都形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第52-56页 |
·现实中城市形态面貌与文本中的城市的差异 | 第53-54页 |
·景观与广告过多描摹造成城市精神与价值的偏倚 | 第54-55页 |
·影像文本的个性不强致使城市形象共性泛滥 | 第55-56页 |
·影像文本单一影响城市形象多元化传播 | 第56页 |
·成都市城市形象的影像文本建构思路 | 第56-59页 |
·提炼城市精神,建构内涵深刻的文本 | 第57-58页 |
·提出鲜明主题,围绕主题建构文本 | 第58页 |
·挖掘城市历史与文化,创造人文传播环境 | 第58-59页 |
·关于成都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的策略的思考 | 第59-63页 |
·成都市城市形象构建的微观技术策略 | 第59-61页 |
·成都市城市形象传播的宏观整体策略 | 第61-63页 |
·成都城市形象传播与媒介文本建构的成功的保障 | 第63-66页 |
·城市营销主动配合,打开多元化传播通路 | 第63-64页 |
·城市公关活动开展,促进城市之间交流 | 第64页 |
·政府明确城市定位,紧扣目标形象发展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