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7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7-8页 |
·疲劳度识别算法的研究 | 第8-15页 |
·PERCLOS及其它算法 | 第8-11页 |
·PERCLOS算法及改进 | 第11-15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人脸检测技术 | 第17-23页 |
·概述 | 第17-18页 |
·基于几何特征的正面人脸自动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技术 | 第19-22页 |
·RGB颜色模型 | 第19-20页 |
·RGB的线性转换模型 | 第20-21页 |
·HSV格式(色调、色饱和度、亮度模型) | 第21-22页 |
·肤色的聚类性 | 第22页 |
·利用影差,边缘检测等方法检测人脸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驾驶员眼部的定位和跟踪 | 第23-39页 |
·人眼检测的常用方法 | 第23-34页 |
·边缘检测检测人眼 | 第23-26页 |
·二值化图像分割人眼 | 第26-30页 |
·人脸灰度积分投影 | 第30-31页 |
·HOUGH变换检测人眼瞳孔 | 第31-34页 |
·眼睛跟踪算法 | 第34-37页 |
·概述 | 第34-35页 |
·卡尔曼滤波的特点 | 第35页 |
·卡尔曼滤波算法描述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监测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开发 | 第39-51页 |
·概述 | 第39-40页 |
·DSP软件开发硬件环境 | 第40-46页 |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概念与特点 | 第40-41页 |
·TMS320C6416结构 | 第41-44页 |
·XDS560PCI实时DSP仿真开发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4-46页 |
·DSP开发的CCS软件环境 | 第46-49页 |
·Code Composer Studio(CCS)文件系统简述 | 第46-47页 |
·DSP/BIOS | 第47-48页 |
·DSP开发函数库IEKLIB | 第48页 |
·主机开发函数库IEKSDK | 第48-49页 |
·驾驶员疲劳度实时监控系统硬件结构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监测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51-61页 |
·算法及实现过程 | 第51-52页 |
·算法及实现过程 | 第52-57页 |
·实验结果 | 第57-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1-63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61-62页 |
·研究的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