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9-15页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及其重要作用 | 第15-23页 |
1 农业机械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第15-17页 |
·农业机械化的内涵 | 第15-16页 |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第16-17页 |
2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 | 第17-23页 |
·农业机械化道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 第18-19页 |
·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 第19-21页 |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 第23-33页 |
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第23-26页 |
2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 第26-29页 |
3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0页 |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 | 第29页 |
·农机产品质量差,技术水平低 | 第29-30页 |
·使用成本偏高,效益低 | 第30页 |
·农机化投入不足,示范推广力度不够 | 第30页 |
4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30-33页 |
·农机化发展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 第30页 |
·农民收入水平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第30-31页 |
·土地经营规模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第31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第31-32页 |
·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第32页 |
·农民受教育程度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第32页 |
·农业机械的经济使用性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及其启示 | 第33-44页 |
1 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 第33-41页 |
·日本的农业机械化 | 第33-36页 |
·印度的农业机械化 | 第36-41页 |
2 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44页 |
·制订法律法规,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 第41页 |
·提供高额财政支持,实施宏观调控 | 第41-42页 |
·建立高效的农业机械化经营服务体系 | 第42-43页 |
·通过农业机械化环境建设来促进农机化发展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新时期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 第44-48页 |
1 建立以财政补贴、信贷扶持和税收优惠为主要内容的资金保障体系 | 第44-45页 |
2 建立以政府农机部门为引导、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组织保障体系 | 第45-46页 |
3 建立以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示范和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保障体系 | 第46-47页 |
4 建立以机具配备、技术标准制定和条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支撑体系 | 第47页 |
5 建立以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标准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法制保障体系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