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0.1 研究的起源与动机 | 第10页 |
| 0.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0.3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1 绪论 | 第12-28页 |
| 1.1 水的架构与性质 | 第12-15页 |
| 1.1.1 纯水的架构 | 第12-13页 |
| 1.1.2 氢键 | 第13-14页 |
| 1.1.3 水分子团簇模型与尺寸 | 第14-15页 |
| 1.2 混凝土外加剂 | 第15-16页 |
| 1.2.1 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与现状 | 第15页 |
| 1.2.2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 第15-16页 |
| 1.3 水的磁性特征 | 第16-17页 |
| 1.4 水的电性作用 | 第17-20页 |
| 1.4.1 洛仑兹力 | 第17-19页 |
| 1.4.2 洛仑兹力与磁化水的关系 | 第19-20页 |
| 1.5 磁化水的原理 | 第20-21页 |
| 1.6 磁化水的检测方法概述 | 第21-22页 |
| 1.7 磁化水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22-28页 |
| 1.7.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 1.7.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 2 磁路设计与磁化水性能测试 | 第28-39页 |
| 2.1 磁路设计与磁场分布 | 第28-32页 |
| 2.1.1 磁化装置 | 第28-29页 |
| 2.1.2 磁化器中的磁路设计与磁场分布 | 第29-32页 |
| 2.1.3 磁化器的工作流程 | 第32页 |
| 2.2 水和外加剂磁化前后性能测试 | 第32-38页 |
| 2.2.1 实验方法与设备 | 第33-34页 |
| 2.2.2 水质分析 | 第34页 |
| 2.2.3 磁化前后水质酸碱度的变化 | 第34-36页 |
| 2.2.4 磁化前后电导率的变化 | 第36-37页 |
| 2.2.5 磁化前后表面张力的变化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3 磁化器磁化参数的确定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39-61页 |
| 3.1 原材料 | 第39-40页 |
| 3.2 实验方法与设备 | 第40-41页 |
| 3.3 磁化器磁化参数的确定 | 第41-49页 |
| 3.3.1 磁场强度和流量变化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 3.3.2 磁场强度和流量变化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 3.3.3 磁场强度和流量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44-45页 |
| 3.3.4 磁场强度和流量变化对胶砂强度的影响 | 第45-47页 |
| 3.3.5 循环次数与磁场长度对胶砂强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 3.4 磁化水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49-52页 |
| 3.4.1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 | 第49-50页 |
| 3.4.2 混凝土拌合物容重 | 第50-51页 |
| 3.4.3 混凝土凝结时间 | 第51页 |
| 3.4.4 混凝土抗压强度 | 第51-52页 |
| 3.5 减少水泥用量的实验研究 | 第52-55页 |
| 3.5.1 减少水泥用量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 | 第52-54页 |
| 3.5.2 减少水泥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 第54页 |
| 3.5.3 减少水泥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 3.6 微观测试分析 | 第55-60页 |
| 3.6.1 水化产物的X射线分析 | 第55-57页 |
| 3.6.2 水化产物SEM分析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4 外加剂的磁化效果及其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61-82页 |
| 4.1 原材料 | 第61页 |
| 4.2 实验方法与设备 | 第61-62页 |
| 4.3 外加剂的磁化对水泥拌合物性能的影响 | 第62-66页 |
| 4.3.1 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 | 第62-63页 |
| 4.3.2 胶砂强度 | 第63-66页 |
| 4.4 外加剂的磁化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及强度的影响 | 第66-69页 |
| 4.4.1 拌合物和易性和容重 | 第66-67页 |
| 4.4.2 凝结时间 | 第67-68页 |
| 4.4.3 抗压强度 | 第68-69页 |
| 4.5 微观测试分析 | 第69-80页 |
| 4.5.1 水化产物的X射线分析 | 第69-76页 |
| 4.5.2 水化产物的SEM分析 | 第76-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 5 磁化处理对混凝土孔结构和耐久性的影响 | 第82-101页 |
| 5.1 混凝土孔径分布 | 第82-88页 |
| 5.1.1 汞压力测孔原理 | 第83-84页 |
| 5.1.2 实验设备 | 第84页 |
| 5.1.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4-88页 |
| 5.2 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 第88-93页 |
| 5.2.1 实验方法与设备 | 第88页 |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8-93页 |
| 5.3 抗冻融性能 | 第93-97页 |
| 5.3.1 实验方法与设备 | 第93-94页 |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4-97页 |
| 5.4 混凝土抗渗性能 | 第97-100页 |
| 5.4.1 实验方法与设备 | 第98页 |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8-100页 |
| 本章小节 | 第100-101页 |
| 6 磁化水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机理分析 | 第101-114页 |
| 6.1 磁场对水分子的影响 | 第101-107页 |
| 6.1.1 计算机模拟分析 | 第101-105页 |
| 6.1.2 分子团簇尺寸分析 | 第105-107页 |
| 6.2 磁场对含有杂质的水系统影响 | 第107-111页 |
| 6.2.1 磁处理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 6.2.2 溶液磁处理的电效应机理 | 第108-111页 |
| 6.3 磁化水影响水泥水化的机理分析 | 第111-113页 |
| 6.3.1 磁化处理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 6.3.2 磁化水对水泥水化、凝结硬化过程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114-1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7-12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22-123页 |
| 致谢 | 第123-124页 |
| 作者简介 | 第124-125页 |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