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前后业绩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第一章 引言第1-7页
   ·研究背景第6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6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6-7页
第二章 增发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研究成果第7-9页
   ·增发新股的基本概念第7-8页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第8-9页
第三章 我国增发再融资的发展现状及相关分析第9-13页
   ·我国增发再融资的发展历程第9-11页
     ·第一阶段: 1998年以前第9页
     ·第二阶段: 从1998年开始增发作为国企解困手段的时期第9-10页
     ·第三阶段: 从1999年7月到2000年5月的探索期.第10页
     ·第四阶段: 从2000年5月至2001年3月的开放期第10-11页
     ·第五阶段: 从2001年3月至今的规范发展期第11页
   ·1998年至2004年我国增发再融资的相关统计分析第11-13页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前后业绩变化分析第13-28页
   ·经济增加值理论的介绍第13-17页
     ·传统业绩衡量指标的缺陷第13-14页
     ·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基本原理第14-15页
     ·经济增加值的优点第15-16页
     ·经济增加值指标的有效性分析第16-17页
   ·经济增加值的主要计算过程第17-20页
     ·税后净营业利润第17页
     ·资本总额第17-18页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第18页
     ·EVA指标的扩展第18-19页
     ·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后的EVA举例计算第19-20页
   ·上市公司增发前后业绩变化研究第20-28页
     ·研究前的相关问题阐述第20-21页
     ·增发后上市公司EVA及其回报率的变化分析第21-25页
     ·增发前后企业盈利能力的初步分析第25-27页
     ·增发前后公司可支配资金的变化情况第27-28页
第五章 关于增发后业绩下滑成因的实证分析第28-35页
   ·样本的选取第28页
   ·模型的建立第28-29页
   ·研究假设第29-30页
     ·企业增发新股筹资额的比例第29页
     ·会计收益能力变化第29页
     ·增发前的非流通股比例第29-30页
     ·自由现金流量增长率第30页
   ·回归分析第30-33页
   ·回归结果分析第33-35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第35-38页
   ·“重融资、轻利用”是增发后业绩恶化的直接原因第35-36页
     ·增发成为“强有力的圈钱工具”第35页
     ·募集资金使用不当第35-36页
     ·拟投资项目被频繁变更第36页
   ·体制缺陷是增发后业绩普遍下滑的根本原因第36-38页
第七章 提高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效果的政策建议第38-40页
   ·建立募集资金专户管理制度第38页
   ·强化对改投项目的监管第38页
   ·建立增发“倒逼机制”第38-39页
   ·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第39页
   ·严格执行相关的政策法规第39页
   ·本文的局限与今后研究方向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3-44页
附录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第48-49页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合模型研究
下一篇:符号与接受--论皮尔士的符号理论对平面设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