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9页 |
第一章、先秦人性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问题 | 第9-11页 |
第二章、何谓人性 | 第11-27页 |
第一节、“性”字训诂 | 第11-16页 |
第二节、“天命失坠”是“性”到“人性”转变的前提 | 第16-21页 |
第三节、人性概念之我见 | 第21-27页 |
第三章、社会环境对人性的作用 | 第27-33页 |
第一节、习俗文化的作用 | 第28-29页 |
第二节、制度的作用 | 第29-31页 |
第三节、教化的作用 | 第31-33页 |
第四章、人性永恒与可塑争论的启示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附录 | 第37-41页 |
注释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