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4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破坏现象分类及定性分析 | 第16-27页 |
·钢轨中几种典型接触疲劳类型 | 第17-21页 |
·车轮中几种典型接触疲劳类型 | 第21-2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7-39页 |
·欧洲 | 第27-30页 |
·美洲地区 | 第30-34页 |
·日本 | 第34页 |
·南非 | 第34-35页 |
·澳大利亚 | 第35-36页 |
·中国 | 第36-3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39-41页 |
第2章 轮轨滚动接触力学行为分析模型 | 第41-55页 |
·轮轨滚动接触的特点 | 第41-43页 |
·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 | 第43-48页 |
·机车车辆—轨道系统运动方程及求解方法 | 第48-50页 |
·轮轨接触几何计算 | 第50页 |
·轮轨非赫兹滚动接触力学模型 | 第50-53页 |
·轮轨材料摩擦磨损模型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轮轨损伤机制分析 | 第55-116页 |
·制动热应力分析 | 第55-63页 |
·计算模型 | 第55-59页 |
·计算结果 | 第59-63页 |
·结论 | 第63页 |
·钢轨轨头冲击损伤分析 | 第63-70页 |
·模型描述 | 第64-65页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65-70页 |
·结论 | 第70页 |
·高速线路钢轨斜裂纹分析 | 第70-103页 |
·轮轨力和钢轨斜裂纹作用关系 | 第71-77页 |
·曲线通过动力学计算结果与斜裂纹分析 | 第77-84页 |
·钢轨焊接不平顺对斜裂纹的影响 | 第84-89页 |
·钢轨斜裂纹区段钢轨横向位移测量验证 | 第89-103页 |
·车辆曲线通过对钢轨踏面接触磨损的影响 | 第103-115页 |
·数值方法描述 | 第105-106页 |
·数值结果与讨论 | 第106-114页 |
·结论 | 第114-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4章 轮轨接触应力分析 | 第116-147页 |
·轮轨三维弹塑性接触应力分析 | 第116-131页 |
·数值模型 | 第116-120页 |
·数值计算结果 | 第120-131页 |
·结论 | 第131页 |
·轨道结构参数对轮轨滚动接触应力的影响 | 第131-145页 |
·轨底坡的影响 | 第132-140页 |
·轨距的影响 | 第140-143页 |
·曲线半径的影响 | 第143-145页 |
·结论 | 第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147页 |
第5章 钢轨损伤的预防和减缓措施 | 第147-183页 |
·轨道结构参数的选择 | 第147-166页 |
·车辆-道结构参数的选择 | 第147-151页 |
·轨底坡效应 | 第151-158页 |
·外轨超高效应 | 第158-160页 |
·轨距效应 | 第160-162页 |
·曲线半径效应 | 第162-164页 |
·轨下垫层刚度效应 | 第164-166页 |
·钢轨打磨 | 第166-182页 |
·钢轨打磨方法 | 第167-171页 |
·钢轨打磨的典型应用 | 第171-181页 |
·结论 | 第181-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182-183页 |
结论 | 第183-187页 |
致谢 | 第187-18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8-19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99-2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