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建设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 第1-20页 |
| ·建设工程监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 | 第8-12页 |
| ·建设工程监理的概念 | 第8页 |
| ·我国建设监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 ·我国现行建设监理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 ·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 第12-16页 |
| ·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和类型 | 第12-13页 |
| ·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组织理论及基本组织工具 | 第13页 |
| ·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动态控制原理 | 第13页 |
| ·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 ·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的比较 | 第16-18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希望解决的问题 | 第18-20页 |
| 2 建设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并行风险分析 | 第20-26页 |
| ·国家对建设领域服务业的要求和期望 | 第20页 |
| ·不同工程管理模式下的并行风险分析 | 第20-26页 |
| ·风险分析方法探讨 | 第21-22页 |
| ·监理公司单独实施工程管理的风险分析 | 第22-23页 |
| ·项目管理公司单独实施工程管理的风险分析 | 第23-24页 |
| ·监理公司与项目管理公司并行实施工程管理的风险分析 | 第24-26页 |
| 3 组织结构模式并行探讨 | 第26-35页 |
| ·建设监理的组织结构模式 | 第26-30页 |
| ·平行承发包模式 | 第26-27页 |
| ·设计或施工总分包模式 | 第27-28页 |
| ·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 | 第28-29页 |
| ·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 | 第29页 |
| ·设计和/或施工联合体承包模式 | 第29-30页 |
| ·建设监理的组织结构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 ·监理职责在其组织结构中得不到有效实现 | 第30-31页 |
| ·监理组织结构无法保证在设计阶段的有效控制 | 第31页 |
| ·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并行组织结构模式 | 第31-35页 |
| ·一般大中型项目的并行组织结构模式 | 第32-33页 |
| ·政府工程代建制组织结构并行模式 | 第33-34页 |
| ·一般小型工程管理组织结构并行模式 | 第34-35页 |
| 4 管理职能并行探讨 | 第35-45页 |
| ·建设监理管理职能的不足之处 | 第35-36页 |
| ·建设监理提供服务的范围过窄 | 第35页 |
| ·建设监理管理地位与职能不相称 | 第35-36页 |
| ·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管理职能并行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36-37页 |
| ·弥补建设工程中服务行业缺位 | 第36页 |
| ·完善监理因定位问题所不能涉及的管理 | 第36-37页 |
| ·管理职能分工并行案例研究 | 第37-45页 |
| ·可行性研究阶段并行职能分工 | 第37-38页 |
| ·设计阶段并行职能分工 | 第38-40页 |
| ·施工招标阶段及施工阶段管理职能分工 | 第40-43页 |
| ·竣工验收、保修期及项目后评估阶段并行职能分工 | 第43-45页 |
| 5 运行流程模式并行探讨 | 第45-50页 |
| ·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并行流程 | 第45-46页 |
| ·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并行流程 | 第46页 |
| ·保修阶段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并行讨论 | 第46-50页 |
| 6 两种建设管理模式并行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 第50-54页 |
| ·制度并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第50-51页 |
| ·与建设监理缺位部分并行出现的问题 | 第50页 |
| ·与建设监理弱势部分并行可能出现的问题 | 第50-51页 |
| ·与建设监理的强势部分并行可能出现的问题 | 第51页 |
|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对策初探 | 第51-54页 |
| ·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缺位部分并行对策 | 第52页 |
| ·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弱势部分并行对策 | 第52-53页 |
| ·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强势部分并行对策 | 第53-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7-58页 |
| 声明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