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缩略词表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乙烯的生理作用和生物合成 | 第10-11页 |
1.1 乙烯的生理作用 | 第10-11页 |
1.2 乙烯的生物合成 | 第11页 |
2 乙烯信号转导 | 第11-18页 |
2.1 乙烯受体 | 第12-15页 |
2.2 CTR1 | 第15-16页 |
2.3 EIN2、EIN5、EIN6、EIN7及下游转录因子 | 第16-17页 |
2.4 EIN3 | 第17页 |
2.5 EREBPs/ERF1 | 第17-18页 |
3 乙烯与花朵的开放和衰老 | 第18-20页 |
3.1 乙烯与其他植物花朵的开放和衰老 | 第18-19页 |
3.2 乙烯与月季切花的开放与衰老 | 第19-20页 |
3.3 乙烯抑制剂 | 第20页 |
4 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4.1 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4.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外源乙烯通过调节乙烯受体和信号转导基因的表达影响切花月季’Samantha’和’Kardinal’花朵的开放 | 第22-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31页 |
1.1 材料 | 第23-24页 |
1.2 处理 | 第24页 |
1.3 形态观测 | 第24-25页 |
1.4 乙烯生成量的测定 | 第25页 |
1.5 总RNA的提取 | 第25页 |
1.6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1.7 基因克隆和探针制备 | 第26-29页 |
1.8 Southern杂交 | 第29-30页 |
1.9 Northern杂交 | 第30-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41页 |
2.1 形态、花茎增大率、开花指数和瓶插寿命 | 第31-33页 |
2.2 乙烯生成量 | 第33-34页 |
2.3 基因序列分析 | 第34-37页 |
2.4 探针特异性检测 | 第37-38页 |
2.5 乙烯受体和乙烯信号转导元件基因的表达 | 第38-41页 |
3 讨论 | 第41-45页 |
3.1 切花月季不同品种对乙烯的敏感性差异大 | 第41页 |
3.2 基因克隆 | 第41-42页 |
3.3 乙烯受体表达 | 第42-43页 |
3.4 CTR表达 | 第43页 |
3.5 EIN3表达 | 第43-45页 |
第三章 乙烯对切花月季’Samantha’花朵开放和衰老的诱导及其对乙烯受体和信号转导元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5-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1.1 材料 | 第46页 |
1.2 处理 | 第46-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60页 |
2.1 乙烯处理24-72h对切花月季’Samantha’开花和衰老的影响 | 第47-51页 |
2.2 乙烯24h内不同时间处理对切花月季’Samantha’开花和衰老的影响 | 第51-56页 |
2.3 乙烯和1-MCP竞争处理对切花月季’Samantha’开花和衰老的影响 | 第56-60页 |
3 讨论 | 第60-63页 |
3.1 乙烯对月季切花’Samantha’开花和衰老的影响 | 第60-61页 |
3.2 启动’Samantha’切花乙烯反应的乙烯处理时间 | 第61-62页 |
3.3 月季切花乙烯反应的可逆性 | 第62-63页 |
第四章 综合讨论 | 第63-66页 |
1 乙烯对月季切花开放的影响 | 第63-64页 |
2 乙烯对月季切花衰老的影响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6页 |
发表的研究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