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本文的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以资抵债业务介绍 | 第14-17页 |
·定义 | 第14-15页 |
·性质 | 第15页 |
·会计处理 | 第15-17页 |
第3章 上市公司进行以资抵债业务的目的分析 | 第17-22页 |
·大股东获利模式 | 第17页 |
·上市公司进行以资抵债的目的 | 第17-22页 |
第4章 发生关联性以资抵债业务公司的特点 | 第22-32页 |
·关联性以资抵债公司的各项指标比较 | 第22-25页 |
·资产转入、转出选择分析 | 第25-29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25-28页 |
·回归分析 | 第28-29页 |
·影响资产转入金额的因素分析 | 第29-32页 |
第5章 发生关联性以资抵债业务公司的业绩变化及股权变更 | 第32-42页 |
·发生关联性以资抵债业务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 第32-35页 |
·业绩变化分析 | 第35-39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36-37页 |
·回归分析 | 第37-39页 |
·股权变更分析 | 第39-42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39页 |
·回归分析 | 第39-42页 |
第6章 与同一关键人物的关联方进行的以资抵债业务的分析 | 第42-44页 |
第7章 总结与局限性 | 第44-50页 |
·总结 | 第44-49页 |
·关联性以资抵债业务目的 | 第44-45页 |
·关联性以资抵债公司特点 | 第45-46页 |
·防止资金转移及盈余管理的措施 | 第46-49页 |
·局限性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 谢 | 第52页 |
声 明 | 第52-53页 |
本人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