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制动装置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技术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20页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的研究现状第13-17页
     ·电阻能耗型吸收装置第13-14页
     ·并网型吸收装置第14-15页
     ·飞轮储能型吸收装置第15-16页
     ·超级电容储能吸收装置第16-17页
   ·各类吸收装置的比较第17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7-20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8-20页
2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传动系统的建模第20-32页
   ·列车制动能量的分析及仿真计算第20-23页
     ·列车运行阻力及动力学分析第20-21页
     ·列车制动动力学模型和仿真计算第21-23页
   ·牵引变电站建模第23-26页
     ·多脉动整流装置理论分析第23-25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25-26页
   ·牵引网第26-27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模块的建模分析第27-28页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传动系统的仿真以及结果分析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3 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的研究第32-44页
   ·并网型牵引供电系统第32-34页
     ·再生制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简介第32-33页
     ·DC-AC变换器第33-34页
   ·三相变流器的电流逆变控制第34-41页
     ·三相电压软件锁相环仿真实现第34-38页
     ·空间矢量PWM第38-40页
     ·控制策略第40-41页
   ·仿真分析第41-43页
     ·仿真模型的建立第41-42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逆变回馈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第44-66页
   ·主电路硬件的设计第44-48页
     ·主功率开关器件的选择第45-46页
     ·交流侧电感的设计第46-47页
     ·直流侧电容的设计第47-48页
   ·基于DSP控制电路硬件设计第48-53页
     ·控制芯片的选取第48页
     ·系统控制电路的设计第48-52页
     ·实验平台简介第52-53页
   ·基于DSP控制电路的软件设计第53-57页
     ·电压型DC-AC逆变器控制主程序的设计第53-54页
     ·中断服务程序第54-55页
     ·PI调节子程序第55页
     ·三相电压SPLL程序设计第55-56页
     ·SVPWM程序设计第56-57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7-64页
     ·再生制动能量逆变给负载供电第57-62页
     ·并网实验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5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第66-88页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第66-69页
     ·超级电容器的原理第67页
     ·超级电容电路模型第67-68页
     ·超级电容的充放电特性第68-69页
   ·储能系统结构与参数设计第69-72页
     ·双向DC-DC变换器选择第69-70页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第70-71页
     ·硬件电路参数的设计第71-72页
   ·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策略第72-79页
     ·双向DC-DC变换器的统一数学模型第72-75页
     ·控制策略设计第75-78页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工作流程图第78-79页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建模与分析第79-81页
   ·实验平台的搭建第81-87页
     ·74F超级电容器组第82页
     ·双向DC-DC变换器的设计第82-83页
     ·实验平台的简介第83-84页
     ·Boost实验第84-85页
     ·Buck实验第85-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6 储能型再生制动能量并网利用技术研究第88-98页
   ·并网型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技术的问题第88页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问题第88-89页
   ·储能型再生制动能量并网系统的设计研究第89-96页
     ·控制策略第90-93页
     ·仿真模型的搭建第93-94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94-96页
   ·本章小结第96-98页
7 其他问题的研究第98-110页
   ·再生制动能量吸收的其他方案探讨第98-100页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第100-108页
     ·存储能量消耗的方案第100-101页
     ·VF控制的储能系统的逆变能量利用单元第101-105页
     ·PQ控制的储能系统的逆变能量利用单元第105-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8 总结与展望第110-112页
   ·总结第110-111页
   ·展望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6页
作者简历第116-12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通道内单相液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下一篇:常规及富氧时300MW燃煤电厂煤粉燃烧与烟气脱碳的过程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