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红外光纤材料硫卤玻璃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第一章 引言第1-14页
   ·红外光纤的研究背景第8-9页
   ·红外实芯光纤的研究现状第9-13页
     ·单晶光纤和多晶光纤第9-10页
     ·重金属氧化物玻璃第10页
     ·非氧化物玻璃第10-13页
       ·硫系玻璃第11页
       ·卤化物玻璃第11-12页
       ·硫卤玻璃第12-13页
   ·本文研究体系的选择第13-14页
第二章 基础理论第14-27页
   ·光纤材料的光损耗第14-21页
     ·本征吸收第14-16页
     ·本征散射第16-21页
       ·固体光散射的基本原理第17-19页
       ·玻璃的拉曼散射第19-21页
     ·非本征衰减第21页
   ·硫(卤)玻璃中的常见杂质第21-24页
     ·杂质氢第22页
     ·杂质碳第22-23页
     ·杂质氧第23页
     ·其它杂质第23-24页
   ·玻璃的结构模型第24-27页
     ·玻璃结构的典型模型第24-25页
     ·无机玻璃的结构模型第25-27页
第三章 实验过程第27-32页
   ·玻璃的制备第27-29页
     ·石英管的预处理第27页
     ·原料的提纯第27-28页
     ·玻璃的熔制第28-29页
   ·性能测试第29-31页
     ·X射线衍射测试第29页
     ·差热分析(DTA)测试第29页
     ·红外透过光谱测试第29-30页
     ·紫外可见光谱测试第30-31页
     ·密度测试第31页
     ·抗潮解性能测试第31页
   ·激光拉曼光谱测试第31-32页
第四章 GeS_2-Ga_2S_3-CsCl三元系统硫卤玻璃的形成、性质与结构第32-50页
   ·玻璃样品的制备第32-33页
     ·玻璃熔制温度制度第32-33页
     ·玻璃熔制与退火实验结果第33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3-48页
     ·X射线衍射(XRD)结果第33-35页
     ·玻璃热性能第35页
     ·玻璃的光学性质第35-39页
       ·玻璃的红外透过性能第36-38页
       ·紫外-可见透过光谱第38-39页
     ·抗潮解性能第39页
     ·玻璃的结构分析第39-46页
       ·Ge-Ga-S玻璃的结构第42-43页
       ·Ga_2S_3-CsCl玻璃的结构第43-44页
       ·GeS_2-Ga_2S_3-CsCl玻璃的结构第44-46页
     ·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第46-48页
   ·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GeS_2-Ga_2S_3-AgI三元系统硫卤玻璃的形成、性质与结构第50-61页
   ·玻璃样品的制备第50-51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1-60页
     ·玻璃形成区第51-52页
     ·玻璃热性能及密度第52-54页
     ·玻璃的红外透过性能第54-56页
     ·化学稳定性结果第56页
     ·玻璃的结构分析第56-59页
     ·分析与讨论第59-60页
   ·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As_2S_3-PbI_2二元体系玻璃的形成与微结构第61-68页
   ·玻璃样品的制备第61页
   ·实验结果第61-64页
     ·二元体系的成玻性能第61-62页
     ·差热热重分析结果第62-64页
     ·化学稳定性结果第64页
     ·Raman散射光谱第64页
   ·分析与讨论第64-66页
   ·小结第66-68页
第七章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两极到中庸、化理想为现实--对现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基于TSAPI协议的CTI通信客户端软件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