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及其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和文献综述 | 第7-12页 |
(一) 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 第7-9页 |
1.消费 | 第7-8页 |
2.大学生消费 | 第8页 |
3.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 | 第8-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研究现状和成就 | 第9-11页 |
2.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1-12页 |
二、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表现 | 第12-19页 |
(一) 忽视必要计划,盲目冲动消费 | 第14-15页 |
(二) 跟风随大流,简单模仿消费 | 第15页 |
(三) 不顾支付能力,一味攀比消费 | 第15-17页 |
(四) 人情消费非常频繁,且愈演愈烈 | 第17-18页 |
(五) 强调感官满足,追求消费刺激 | 第18-19页 |
三、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危害 | 第19-24页 |
(一) 严重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 第20-21页 |
(二) 不利于大学生学业进步 | 第21-22页 |
(三) 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 第22页 |
(四) 容易恶化大学生间的人际关系 | 第22-23页 |
(五) 加重了家庭的负担,留隐患于学生的未来 | 第23-24页 |
四、导致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原因 | 第24-28页 |
(一) 社会不良消费观念、消费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 | 第24-25页 |
1.攀比消费等社会消费观念的不良示范 | 第24页 |
2.追求物质享受等社会消极腐败现象的耳濡目染 | 第24-25页 |
(二) 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对学生产生了影响 | 第25-26页 |
1.周边商家投其所好 | 第25页 |
2.不法商贩利欲熏心 | 第25-26页 |
(三) 学校环境、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 第26页 |
1.差强人意的校园消费环境 | 第26页 |
2.相对滞后的日常管理 | 第26页 |
(四) 家庭对子女的溺爱 | 第26-28页 |
1.家庭的溺爱为大学生不良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 | 第27页 |
2.家庭的溺爱使大学生从小缺少消费教育 | 第27-28页 |
五、解决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问题的对策 | 第28-35页 |
(一) 优化大学生消费的社会环境 | 第28-29页 |
1.在全社会培养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 第28页 |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 第28-29页 |
(二) 强化高校学生管理 | 第29-32页 |
1.树立大学生消费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的观念 | 第29页 |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 第29-30页 |
3.制定必要制度,规范消费行为,集中学习注意力 | 第30-31页 |
4.优化校园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环境 | 第31-32页 |
(三) 发挥家庭积极作用 | 第32-33页 |
1.变“无私奉献”为“适度供给” | 第32页 |
2.密切校家间的联系 | 第32-33页 |
(四) 加强大学生健康消费指导 | 第33-35页 |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 第33-34页 |
2.帮助大学生掌握相关消费知识和技能 | 第34-35页 |
结束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 | 第39-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原创声明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