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2页 |
1 、 研究课题相关概念阐述 | 第7-8页 |
2 、 研究课题的选择根据及界定范畴 | 第8-10页 |
3 、 研究课题的意义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中国传统民居生态观与生态技术概述 | 第12-21页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观 | 第12-16页 |
·哲学文化背景的影响 | 第12-13页 |
·“风水”学说的影响 | 第13-16页 |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影响 | 第16页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民居的技术观 | 第16-18页 |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技术内在价值观 | 第17-18页 |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技术外在价值观 | 第18页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民居生态技术概述与溯源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与生态技术的地域特色 | 第21-31页 |
第一节 江南地区自然地理特点 | 第21-24页 |
第二节 江南传统民居的地域性建筑特点 | 第24-27页 |
·建筑形象特点 | 第24-25页 |
·建筑技术特点 | 第25-27页 |
第三节 江南传统民居的自然地理因素与生态设计技术的整体关系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江南传统民居生态技术因素的发掘、整理与分析 | 第31-52页 |
第一节 江南传统民居选址生态性分析 | 第31-34页 |
·气候以及地形影响及改造 | 第32-34页 |
·江南传统民居选址的安全性因素 | 第34页 |
第二节 江南传统民居传统建材的生态性分析 | 第34-37页 |
第三节 江南传统民居具体构造技术的生态性分析 | 第37-49页 |
·围护构造的保温隔热 | 第37-40页 |
·稳固耐久性 | 第40-43页 |
·改善室内小环境措施 | 第43-45页 |
·水资源的合理运用 | 第45-47页 |
·建造技术中的防火技术 | 第47-49页 |
·江南传统民居日常节能措施 | 第49页 |
第四节 江南传统民居与自然的“共生”性--建筑绿化及生态小环境综合分析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江南传统民居生态技术的再生与发展 | 第52-60页 |
第一节 对江南传统民居生态技术的再认识 | 第52-56页 |
第二节 江南传统民居生态技术的发展 | 第56-59页 |
·对国外优秀成功经验的借鉴 | 第56-57页 |
·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 第57-58页 |
·对江南传统民居生态技术未来发展的看法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