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页 |
第一章 福费廷业务概述 | 第6-10页 |
一、 福费廷定义 | 第6-7页 |
二、 福费廷业务操作流程 | 第7-8页 |
1 、 福费廷业务中的当事人 | 第7页 |
2 、 福费廷业务操作流程 | 第7-8页 |
三、 福费廷定价 | 第8-9页 |
四、 福费廷业务的主要特征 | 第9页 |
1 、 有正当贸易背景 | 第9页 |
2 、 以远期付款方式支付 | 第9页 |
3 、 无追索权 | 第9页 |
4 、 附带票据 | 第9页 |
五、 福费廷的种类 | 第9-10页 |
1 、 根据票据种类划分 | 第9页 |
2 、 根据包买商承担的责任划分 | 第9-10页 |
六、 从事福费廷业务的机构 | 第10页 |
第二章 福费廷业务中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 第10-14页 |
一、 福费廷业务的重要凭证--汇票 | 第10-12页 |
二、 延期付款信用证项下的福费廷业务 | 第12-13页 |
三、 开证行、包买行和议付行的关系 | 第13-14页 |
四、 无追索权 | 第14页 |
第三章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福费廷业务的可行性分析 | 第14-21页 |
一、 与其它融资手段相比,福费廷有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 第14-17页 |
1 、 与出口押汇的比较 | 第14-15页 |
2 、 与保理业务的比较 | 第15-16页 |
3 、 与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比较 | 第16页 |
4 、 与出口信贷的比较 | 第16-17页 |
二、 国内市场对福费廷业务存在现实需求 | 第17-20页 |
1 、 出口商的需求 | 第17-19页 |
(1) 出口业务量的增加,为开展福费廷业务创造了条件 | 第17页 |
(2) 远期付款方式的普遍应用增加了出口商规避风险的需求 | 第17-19页 |
(3) 福费廷业务的担保手续比较简便 | 第19页 |
(4) 福费廷业务可以增加出口核销、退税进程 | 第19页 |
2 、 商业银行的需求 | 第19-20页 |
(1) 开展福费廷业务是中资银行参与竞争的需要 | 第19-20页 |
(2) 开展福费廷业务有利于中资银行降低风险、增加收益 | 第20页 |
(3) 开展福费廷业务是中资银行吸引客户的有效手段 | 第20页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已具备开展福费廷业务的基本条件 | 第20-21页 |
第四章 国内商业银行福费廷业务发展战略 | 第21-28页 |
一、 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福费廷业务的优势和劣势 | 第21-24页 |
1 、 开展福费廷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1) 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21-22页 |
(2) 缺乏专业的后台支持系统 | 第22页 |
2 、 中资银行开展福费廷业务有着增加的优势 | 第22-24页 |
(1) 中资银行比外资银行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客户 | 第22-23页 |
(2) 中资银行间加强合作,可以提高与外资银行的竞争能力 | 第23-24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福费廷业务发展策略 | 第24-28页 |
1 、 加强专业人才培育 | 第24页 |
2 、 明确市场定位 | 第24-25页 |
3 、 把握重点地区 | 第25-26页 |
4 、 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扩大业务范围 | 第26-27页 |
5 、 改善市场环境 | 第27-28页 |
(1) 加强宣传 | 第27-28页 |
(2)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体系 | 第28页 |
第五章 福费廷业务的发展方向 | 第28-31页 |
一、 不断进行业务创新 | 第28-30页 |
1 、 托收项下的福费廷业务 | 第28-29页 |
2 、 保函项下的福费廷业务 | 第29页 |
3 、 风险共担 | 第29-30页 |
二、 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