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nux的数据转发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9页 |
·论文结构 | 第9-11页 |
第二章 网络安全技术 | 第11-21页 |
·概述 | 第11页 |
·主动攻击 | 第11-12页 |
·问题描述 | 第11页 |
·防火墙技术 | 第11-12页 |
·通讯安全 | 第12-13页 |
·问题描述 | 第12页 |
·VPN技术 | 第12-13页 |
·安全网关的体系结构 | 第13-14页 |
·相关技术 | 第14-16页 |
·隧道技术 | 第14-15页 |
·加密技术 | 第15页 |
·认证和数字签名 | 第15-16页 |
·IPSec概述 | 第16-21页 |
·IPSec组成 | 第16-18页 |
·安全联盟 | 第18页 |
·ESP和AH的使用 | 第18-19页 |
·IPSec操作模式 | 第19页 |
·安全联盟的构建 | 第19页 |
·IPSec实施位置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平台设计与实现 | 第21-48页 |
·转发平台设计目标 | 第21-24页 |
·转发平台在网络中的位置 | 第21-22页 |
·硬件平台 | 第22页 |
·数据包的优先级定义 | 第22-23页 |
·目标平台的设计思想 | 第23-24页 |
·Linux网络协议栈分析 | 第24-34页 |
·Linux网络设备概述 | 第24-26页 |
·协议栈中重要的数据结构 | 第26-29页 |
·RTL8139网卡发送接收 | 第29-31页 |
·网络设备的中断处理 | 第31-33页 |
·协议栈功能与目标平台的差异 | 第33-34页 |
·Linux进程管理分析 | 第34-38页 |
·进程控制块task_struct{} | 第34-36页 |
·内核线程 | 第36页 |
·进程调度 | 第36-38页 |
·转发平台设计与实现 | 第38-47页 |
·平台总体设计 | 第38-40页 |
·平台的模块划分与数据流程 | 第40-43页 |
·平台实现 | 第43-47页 |
·本章小节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转发平台的安全网关实现 | 第48-63页 |
·概述 | 第48页 |
·系统方案 | 第48-51页 |
·总体思想 | 第48-49页 |
·功能模块划分与相互关系 | 第49-50页 |
·处理流程概述 | 第50-51页 |
·功能模块实现 | 第51-58页 |
·安全策略库(SPD)的实现 | 第51-54页 |
·安全关联库(SAD)的实现 | 第54-55页 |
·AH模块 | 第55-56页 |
·ESP模块 | 第56-57页 |
·加密认证算法 | 第57页 |
·日志、统计、配制 | 第57-58页 |
·策略缓存机制 | 第58-60页 |
·策略缓存的结构 | 第58-59页 |
·策略缓存的初始化 | 第59页 |
·策略缓存的更新 | 第59-60页 |
·处理过程描述 | 第60-62页 |
·初始化IPSec | 第60页 |
·IP包预处理 | 第60页 |
·安全策略处理 | 第60页 |
·IP包分片组装处理 | 第60-61页 |
·IPSec进入处理 | 第61页 |
·发送处理 | 第61页 |
·IPSec外出处理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