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 | 第1-7页 |
第一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论 | 第7-17页 |
第一节 非法证据的概念及在本文中的含义界定 | 第7-8页 |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发展及其历史背景 | 第8-14页 |
第三节 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和例外 | 第14-17页 |
第二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比较研究 | 第17-23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英国为考察对象)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法国、德国、日本为考察对象) | 第18-20页 |
第三节 本章结语 | 第20-23页 |
一、 法传统对非法证据效力具有深层次的影响 | 第20-21页 |
二、 犯罪状况和政治因素对非法证据的效力产生直接的影响 | 第21-23页 |
三、 刑事诉讼目的是制约非法证据效力的制度性因素 | 第23页 |
第三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分析 | 第23-30页 |
第一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在价值考察 | 第24-26页 |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外在价值考察 | 第26-30页 |
一、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刑事司法具有规范作用 | 第27-29页 |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社会价值观念具有导向和维护作用 | 第29页 |
三、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还对美国联邦宪法具有补充作用 | 第29-30页 |
四、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助于维持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平衡 | 第30页 |
第四章 我国对非法证据的立法现状和相应研究 | 第30-37页 |
第一节 我国关于非法证据的相关立法和现实执行情况考察 | 第30-33页 |
第二节 我国关于非法证据的理论研究及再思考 | 第33-37页 |
第五章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初步构想 | 第37-47页 |
第一节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 | 第39-42页 |
一、 对非法言词证据实行法定排除 | 第39-41页 |
二、 非法物证和其它非言词证据酌定排除 | 第41-42页 |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动议的提出主体 | 第42-44页 |
第三节 对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 | 第44-45页 |
一、 口供的合法性、自愿性证明责任由控诉方承担 | 第44-45页 |
二、 物证和其它证据的非法性证明责任由提出排除动议的一方承担 | 第45页 |
第四节 对非法证据排除动议的审查及救济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声明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