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理论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国家股转让与上市公司治理改进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第10-11页
 1.3 公司治理与证券市场第11-13页
 1.4 小结第13-14页
2 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第14-31页
 2.1 企业的契约理论第14-17页
  2.1.1 交易费用理论:间接定价理论第14页
  2.1.2 交易费用理论:资产专用性理论,不完全合约与纵向一体化第14-15页
  2.1.3 道德风险与代理成本理论第15-16页
  2.1.4 委托–代理理论第16-17页
 2.2 企业制度与市场制度第17-19页
  2.2.1 为什么管理者不胡作非为第17-18页
  2.2.2 企业制度的优势是什么第18页
  2.2.3 产权制度安排是企业制度的核心第18-19页
 2.3 企业家职能与公司治理结构第19-21页
  2.3.1 什么是企业家第19-20页
  2.3.2 委托—代理关系与公司治理结构第20-21页
 2.4 公司治理理论的一般分析第21-25页
  2.4.1 什么是公司治理第21-22页
  2.4.2 公司治理的含义第22-25页
 2.5 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第25-27页
  2.5.1 英美市场导向模式第25-26页
  2.5.2 日德银行导向模式第26页
  2.5.3 东亚、拉美家族控制模式第26页
  2.5.4 转轨经济模式第26-27页
 2.6 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因素分析第27-29页
  2.6.1 法律体系和执法力度第27-28页
  2.6.2 融资制度第28-29页
  2.6.3 股权结构第29页
 2.7 小结第29-31页
3 上市公司现状与国有股减持第31-43页
 3.1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第31-33页
  3.1.1 未流通股在公司总股本中的比重相当大第32页
  3.1.2 国家股股权在公司总股本中占绝对优势第32页
  3.1.3 股权向国家股呈现高度集中性第32页
  3.1.4 法人股成为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第32-33页
 3.2 国有股减持的原因和意义第33-35页
  3.2.1 历史回顾第33-34页
  3.2.2 国有股减持的意义第34-35页
 3.3 国有股减持的原则第35-37页
 3.4 国有股减持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37-42页
  3.4.1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第37页
  3.4.2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第37-41页
  3.4.3 国有股减持将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创设制度条件第41-42页
 3.5 小结第42-43页
4 股权结构优化与公司治理改进第43-57页
 4.1 不同的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第43-47页
  4.1.1 股权结构与经营激励第43-44页
  4.1.2 股权结构与监督机制第44-45页
  4.1.3 股权结构与收购兼并第45-46页
  4.1.4 购权结构与代理权竞争第46-47页
 4.2 机构投资者与大股东第47-49页
  4.2.1 美国的机构投资者第47-48页
  4.2.2 大股东的作用第48-49页
 4.3 国家股股权变动的统计分析第49-55页
  4.3.1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大股东再造第52-53页
  4.3.2 董事会的重构第53页
  4.3.3 对代理人的约束与激励第53-54页
  4.3.4 内部人控制的控制第54-55页
 4.4 小结第55-57页
5 案例分析第57-71页
 5.1 ST百文——一个明星的坠落第57-64页
 5.2 对ST百文的模型分析第64-69页
  5.2.1 委托——代理的一个模型举例第64-67页
  5.5.2 从股权结构对ST百文治理机制缺失的进一步分析第67-69页
 5.3 国有股减持与有效的公司治理第69-70页
 5.4 小结第70-71页
6 结论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供应链管理中库存控制策略及管理绩效评价
下一篇:庆铃汽车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维持与强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