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尺寸建筑模式下植被屋面的隔热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植被屋面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植被屋面的构成及其功能 | 第13-14页 |
·植被屋面的构成 | 第13-14页 |
·植被屋面的功能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4-19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6-17页 |
·存在问题 | 第17-19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日的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 第20-26页 |
·测试建筑构造 | 第20-21页 |
·实验设备 | 第21-23页 |
·测点布置 | 第23-25页 |
·参数采集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天气状况及气象参数 | 第26-33页 |
·天气状况 | 第26页 |
·室外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 | 第26-30页 |
·室外空气温度 | 第26-29页 |
·室外空气相对湿度 | 第29-30页 |
·太阳辅射强度 | 第30-31页 |
·风速 | 第31-33页 |
第四章 隔热特征分析 | 第33-55页 |
·最高温度及日变化特征 | 第33-38页 |
·屋面内外表面最高温度 | 第33-35页 |
·日变化特征 | 第35-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页 |
·衰减特性 | 第38-45页 |
·温度波幅 | 第38-40页 |
·温度峰谷差 | 第40-41页 |
·温度衰减比率 | 第41-42页 |
·构造层的衰减特性 | 第42-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5页 |
·降温率和高温率特征 | 第45-48页 |
·降温率 | 第45-47页 |
·高温率 | 第47-48页 |
·温度分布频率特征 | 第48-51页 |
·内表面增温量特征 | 第51-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5页 |
第五章 隔热特征与气候参数的关联性 | 第55-63页 |
·屋面内表面温度与气候参数的关联性 | 第55-59页 |
·室内空气温度与室外空气日平均温度关联性 | 第59-60页 |
·逐时各构造层温度与室外空气温度关联性 | 第60-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3页 |
第六章 传热热流降低效应分析 | 第63-72页 |
·传热模型分析 | 第63-65页 |
·传热量计算 | 第65-67页 |
·传热热流的降低效应分析 | 第67-69页 |
·等效热阻的计算 | 第69-7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1-72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页 |
建议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