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第一部分 刑事物证鉴定结论的科学性 | 第12-27页 |
| 一、刑事物证、鉴定结论和科学 | 第12-16页 |
| (一) 刑事物证、鉴定结论和科学的含义 | 第12-14页 |
| (二) 三者关系—通过科学技术为基础的鉴定活动来认识刑事物证 | 第14-16页 |
| 二、刑事物证鉴定结论科学性的概念和要求 | 第16-27页 |
| (一) 刑事物证鉴定结论科学性的内涵和要求 | 第16-21页 |
| (二) 刑事物证鉴定结论科学性的外延和要求 | 第21-27页 |
| 第二部分 对我国刑事物证鉴定结论科学性的反思 | 第27-39页 |
| 一、从“鉴定结论崇拜”现象谈起—以DNA鉴定结论为例 | 第27-28页 |
| 二、对我国刑事物证鉴定结论科学性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28-39页 |
| (一) 产生过程—司法鉴定过程 | 第28-33页 |
| (二) 认证过程—诉讼审查过程 | 第33-39页 |
| 第三部分 完善我国刑事物证鉴定结论科学性的理论构想 | 第39-51页 |
| 一、刑事物证鉴定结论的“价值关联” | 第39-42页 |
| (一) 刑事物证鉴定结论的价值基础:“真实”价值 | 第39-40页 |
| (二) 刑事物证鉴定结论的外在价值 | 第40-41页 |
| (三) 刑事物证鉴定结论的内在价值 | 第41-42页 |
| 二、刑事物证鉴定结论科学性的审查标准和程序控制 | 第42-51页 |
| (一) 刑事物证鉴定结论科学性的审查标准构想 | 第42-44页 |
| (二) 刑事物证鉴定结论科学性的程序控制构想 | 第44-51页 |
| 结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