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中文摘要第1-8页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状第8-12页
   ·问题的提出第8页
   ·国内外关于物理模型教学的现状第8-11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1-12页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2页
第二章 课题建构的理论依据第12-17页
   ·有关问题解决的理论第12-14页
   ·建构主义理论第14-15页
   ·迁移理论第15页
   ·探究式教学理论第15-17页
第三章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第17-24页
   ·物理模型理论第17-20页
     ·物理模型定义第17页
     ·模型的分类第17-19页
     ·物理模型的主要特征第19页
     ·物理模型对物理学习作用第19-20页
   ·物理建模理论第20-24页
     ·物理建模的内涵第20-21页
     ·物理建模能力的内涵第21-22页
     ·物理建模过程第22-23页
     ·建立模型的方法第23-24页
第四章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的实践第24-44页
   ·总结归纳高中物理主要力学模型及其在典型物理问题中的应用第24-37页
     ·高中主要力学模型第24-30页
     ·高中主要力学物理模型在典型物理问题中的应用:人船模型第30-34页
     ·高中主要力学物理模型在典型物理问题中的应用:滑块、子弹打木块模型第34-37页
   ·剖析物理学发展史上的典型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体会物理模型建立和发展的过程第37-40页
   ·利用探究式教学理论探索典型物理模型的创建过程第40-44页
第五章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测试与评价第44-50页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测试第44-45页
     ·测试对象第44-45页
     ·测试内容第45页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测试数据处理第45-49页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评价第49-50页
英文摘要第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录 1第53-55页
附录 2第55-57页
附录 3第57-58页
附录 4第58-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师与学生关系
下一篇:任务型教学法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